2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發布了《2017年家電網購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家電網購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B2C家電網購市場(含移動終端)規模達到4906億元,同比增長27.6%。家電業網購滲透率已達26.5%。同時京東以家電網購60%以上的市場份額鞏固了全渠道最大家電零售商之位。
從力爭線上到重歸線下,再到火熱的無界零售、新零售乃至智慧零售,家電渠道的熱點一波三折。與《2016年家電網購分析報告》的數據對比,2016年我國B2C家電網購市場(含移動終端)規模為3846億元,同比增長27.9%,同時份額第一同樣為京東,占比超過六成。
市場三強地位鞏固,但增長點正在改變
根據《家電網購報告》提供的數據,得益于產品均價提升、空調銷售猛增、農村市場的有力拓展等因素,四大傳統大家電增長強勁,同比增長50.4%,2017
年銷售規模達1746 億元(其中平板電視542 億元、空調648億元、冰箱299億元、洗衣機257
億元)。兩凈(空氣凈化器和凈水設備)產品、廚衛電器和傳統生活小家電等銷售規模達760億元;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產品則為2400億元。
在各品類產品中,白色大家電增長最快。《家電網購報告》顯示,2017年,空調線上零售額增幅達119%,冰箱達52%,洗衣機達47%,煙灶消等廚房大電則達54.6%。而具有消費電子性質的彩電、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增幅則明顯放緩,從零售量角度看幾乎處于增長停滯狀態。
從數據可以看出,用戶網購家電的品類正在泛化。手機、平板電腦等品類原本網購占比就較高,增漲率必然不會維持常年的高增速,而原先更多在家電賣場、線下渠道進行售賣的大家電正在出現網購占比的增長。比較典型的數據是2017
年彩電行業線上銷售比例達到歷史新高,零售量滲透率首次破40%。
得益于京東家電提出的開放平臺模式,入駐平臺的商家對于定價、物流以及廣告服務具有完全的選擇權。最終呈現的數據來看,從京東給出的數據顯示美的在京東平臺上實現銷售額215億元,成為首個在單一渠道突破200億元銷售額大關的家電品牌。
盡管增長點出現了變化,但京東、天貓、蘇寧三強的地位正變得更加穩固,三強格局內,京東“最大家電網購平臺”的市場地位堅固不可動搖,占據60.8%的市場份額;天貓、蘇寧組成的“貓寧”組合則幾乎瓜分了余下份額。
京東已經連續占據了市場6成的份額,早在815時,京東家電微博曾嗆聲蘇寧稱“京東全渠道最大家電零售商的地位暫難撼動。”
占比6成之后,新的市場如何挖掘?
如果相較于2014、2015年的增幅,B2C家電網購市場的增速在近兩年已經腰斬。盡管從維穩的增速來看,市場的天花板并沒有到,但如何挖掘市場潛力成為極大的關鍵。
《家電網購報告》中的數據顯示,家電網購正在向更深的市場拓展。2017年全國農村實現網絡零售額1.24萬億元,同比增長39%,其中,家電品類貢獻顯著。跑贏大盤的數據意味著農村市場的潛力值得挖掘。
根據搜狐科技了解到的數據,截至2017年,京東面向縣鎮村市場開設的京東家電專賣店近8000
家。渠道的下沉正成為京東家電2017年極力在做的事情,隨后成為無界零售的重要一環。
京東家電事業部渠道拓展部總經理徐磊指出,京東家電在兩年前開始對線下的渠道進行了一個布局,分別推出了京東方服務店以及京東家電專賣店。
“這兩個店鋪職能是不同的,首先我們認為對整個用戶來講體驗非常重要,尤其是面臨我們現在三到六級的農村市場。我們在2016年推出了京東服務店,主要職能是解決我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以及整個售前售中售后鏈條的服務職能。在基礎網絡搭建基本完成后,我們在2017年度重點推出了以零售職能為主的京東家電專賣店。”
同時徐磊告訴搜狐科技,結合目前已經開出的以服務職能為主的1700家以上的京東服務店,京東總共有近萬家網絡在覆蓋,現在已經能夠解決近50萬個行政村農村人民的家電網購需求。
對于未來的渠道建設,徐磊表示:“2018年度我們除了對3到6級市場重點布局以外,還會對一二級市場做一些布局。我們也會繼續在3到6級市場開大量的京東家電專賣店,同時2018年度1到2級市場也會開始布局,主要以我們之前準備推出的與品牌專賣店聯合的一項店鋪合作,以及京東自主要開出一城一店的項目相結合的方式,為一二線市場消費者帶來一些好的用戶體驗。”
線下渠道的布局是不可不有的入口占位。但隨著渠道分散,平臺運營的成本將隨著上升,如何更好地整合渠道并發揮綜合價值成為更為關鍵的一環,背后將是供應鏈能力、物流能力、數據能力、營銷能力和技術能力的“水桶競爭”,薄弱環節將在競爭過招中首先被攻破。
京東家電此前構建的物流體系及數據、金融服務將成為有利的競爭優勢。不過蘇寧也在去年年初就收購了天天快遞,加上原有的一定的線下門店基礎,線下的能力依然不容小覷。這場轉移到線下的競爭將會極大程度上變成平臺服務和整合能力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