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物博會高端訪談丨高德納:中國物聯網技術正度過發展邁向成熟期
Gartner(高德納)物聯網研究副總裁Phil
Todd(菲爾托德)接受專訪。
交匯點訊 9月15日下午,作為2018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的系列活動之一,由《新華日報·科技周刊》承辦的高端訪談在無錫太湖博覽中心舉行,訪談嘉賓——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咨詢公司Gartner(高德納)物聯網研究副總裁Phil Todd(菲爾托德)介紹本次物博會上將要發布的《2018年度物聯網發展趨勢報告藍皮書》,并評價中國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水平正處于發展成熟期。
《新華日報》科技周刊:這次大會的主題是物聯網,請問物聯網會對商業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
菲爾托德:物聯網在生活中已經很多有了應用場景,比如在家庭中會有語音智能的音箱,還有一些人工智能的運用,如人機對話交流,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物聯網的應用,在工業領域中則涉及到數字化改造,物聯網對制造業也會生產很大的影響。
如物聯網技術中對飛機引擎的檢測,會根據現有的飛機發動機設計一個數字化模型,通過數字化模型,對引擎進行檢測和損壞預測,通過數字化模型能夠避免很多風險,通過數字模型看這個飛機引擎是否發生故障。
《新華日報》科技周刊:在Gartner看來,物聯網技術有哪些發展趨勢?
菲爾托德:第一,物聯網應用會越來越復雜,不再是簡單的處理應用,而是會解決更多更難更復雜的技術問題。第二,應用場景逐步從物聯網行業往物聯網家庭轉變。
《新華日報》科技周刊:不斷有企業在進入物聯網行業,您會對即將開始物聯網業務的企業有哪些建議?
菲爾托德:大多數公司都比較困惑,當他們談到物聯網時,加入正確的時間點是什么,從哪方面入手,企業要想清楚,自己真的需要加入物聯網嗎?加入物聯網后是否真正符合企業發展的利益?同時企業要有創新意識和廣泛包容的意識,很多物聯網技術目前還在探索期,可以展開更多內部集思廣益的交流,有很多創新進入研發體系。也可以從企業掌握的技能出發,審視自身技能如何跟物聯網技術融合。
《新華日報》科技周刊:您認為他們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商業模式選擇?
菲爾托德:企業要有真正的物聯網戰略,要有長遠規劃,需要考慮的不僅是未來1-2年,而是5-10年的未來發展。相關應用一定需要可量化,只有實現可量化才能得出一些數據和模型并進行改進,企業的投入才能真正的有回報。
《新華日報》科技周刊:我們了解到今天晚上的三新發布上,您會重點講解Gartner 2018物聯網技術成熟曲線,現在可否請您簡單介紹一下Gartner的技術成熟曲線這一研究方法論
菲爾托德:這個曲線主要是對新技術成熟度的分析,分為5個不同的階段,解釋從技術的產生到發展高峰期到迭代再到最后產品的成熟,整個報告的結論來源于40個分析師的精確分析,使用這么多的分析師的原因是一個技術往往涉及到數十個分析點,而每個分析點都要不同的去比較,比如今天處于成熟期,而前一段時間處于發展期,需要把不同的技術在不同的時間點去比較,所以會動用如此多的分析師。
這個曲線會有不同的高峰和低谷期,很多技術會有炒作的高峰期,市場上有很多聲音都想進入這個領域,而過了一段時間又會到低谷期,即發現很多的技術問題,只有經過低谷期才會有更好的技術迭代,也會產生更多的解決方案,最終經過幾個不同的階段才能達到技術成熟。通過這個曲線我們可以對物聯網技術做出判斷,物聯網技術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發展才能達到更成熟的階段。物聯網的發展非常樂觀,未來發展趨勢甚至無法想象。
《新華日報》科技周刊:在高德納公司的環球戰略中,中國市場是一個什么樣的地位? 40%來自美國之外的客戶,中國目前占多大比例,有沒有信心在比較短的時間中有一個較大的提升?
菲爾托德:中國市場會有更多投入和研究,今天上午參與了主峰會,無錫有很多物聯網項目在發生,希望未來和中國政府和機構合作,讓全球了解中國的物聯網技術發展水平。
《新華日報》科技周刊:您超過25年的從業經驗來判斷,中國的物聯網發展處于一個什么樣的水準,和世界頂尖水準相比,是追趕還是平行?
菲爾托德:從無錫的物聯網發展程度上來看,今天上午峰會看到很多無錫的很多介紹,無錫在整個中國的物聯網發展中是領軍城市,無錫有很多中央部委的項目在落地,都非常令人振奮,無錫物聯網的發展正處在非常好的趨勢。無錫作為中國城市的一個縮影,正在逐步走向世界物聯網頂尖水平,下一步無錫要做的就是需要考慮更加長期的戰略發展。
來源:新華報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