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圖紙中,弱電智能化需要關注哪些方面?
需要注意的問題嘛。
第一,要核對建筑結構,看看圖紙中的建筑機構、功能分區、點位布置是否與現場情況一致。
第二,要根據圖紙的拓撲圖、結構圖研究設計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對其可行性進行論證。幾乎建筑設計院的智能化圖紙都是辣雞……要么是落后技術,產品你都找不到,要么壓根就是光標個點位,幾乎都需要二次深化設計。
第三,要與其他安裝專業如暖通、強電、消防、上下水、裝飾等專業進行圖紙會審,確定各自設備、管道安裝位置,查找是否有圖紙沖突的情況。幾乎都有,設計院的圖紙很少有整體審核的,都是各做各的,做完了就搓給甲方了,像什么通風口與照明沖突了,上下水與通風沖突了,智能化前端設備附近沒有強電插座了(比如信息發布設備)等等情況都很常見。各系統之間的兼容性(比如建筑智能化中閘閥是不是電子閘閥、有沒有余留探測器安裝位置,執行機構是否兼容,UPS與強電專業余留配電箱是否兼容,前端設備是否適合裝修材料安裝)。
第四,對本專業線纜、管槽規格進行審查,我是碰到過人家設計院用RVV2*0.5的線纜作為一棟23層辦公樓安防系統的電源干線使用……
第五,圈定合適位置作為倉庫、辦公室,盡早下手找甲方協調,一個風水上佳的倉庫和辦公室能給你省很多事(曾經一個工地倉庫搬了4次的痛苦經歷……)總之,你要抱定懷疑一切的態度來看待下發的施工圖紙,認真審核,為日后施工盡量避免麻煩。另外,圖紙變更都是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