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頌石,2018中國智能建筑行業特別功勛獎獲得者,薛老深耕于通信和建筑智能化工程設計領域,見證了行業誕生、興起的過程。第三屆(2018)中國智能建筑節結束后不久,薛老接受了組委會的專訪。
以下是采訪實錄,內容有所刪節。
選擇通信專業
我年輕的時候是由國家統一考試統一分配的,選擇的是通信專業,畢業分配到鋼鐵企業的通信設計行列。工作之后,參加了原建設部、郵電部編寫的國家標準《工業企業通信設計規范》,主要執筆的有國家級協會標準《工業企業程控用戶交換機工程設計規范》、《工業企業調度電話和會議電話工程設計規范》、《工業企業擴音通信系統工程設計規范》、《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工程設計規范》等,又參與國家標準《智能建筑設計標準》的編寫。
從業到現在,可以說我為中國的建筑與通訊產業奉獻了大半生,無怨無悔,也希望后繼者為行業開創一片新的天地,河姆渡要擔當起這個責任。
人工智能:未來會更加人性化便利化
隨著人工智能與建筑業的融合,未來的建筑也將是智能的,越來越多的建筑智能化技術被運用到住宅建筑中,智能建筑也將會越來越完善,包括智能化集成系統、信息設施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機房工程、建筑環境等。對各類建筑進行智能化項目設計,智能化是手段,目的是為人們提供更加舒適、安全、高效、便利和靈活的辦公和居住環境。
近幾年中國信息技術發展突飛猛進,4G的快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而5G萬物互聯時代也將到來,它正與智慧城市、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行業進行顛覆性的融合創新實踐,人類的發展將從工業革命、信息革命發展到人工智能革命。
通信技術:進化迅速5G觸手可及
不管是4G5G,還是人工智能,它們與通信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
通信一般分為語音通信、數據通信和圖像通訊。人類感知信息主要通過人的眼睛耳朵獲取,攝像機成為模仿人的眼睛,受活器成為模仿人的耳朵,高靈敏度的傳感器,會模擬得十分逼真。以前傳輸信號,主要用模擬頻率,之后是數字化二進制碼,可用時分方式進行,整個通信又可分有線和無線兩大類。
以前言之謂順風耳千里眼,在現今互聯網時代得以實現。互聯網是用以太網,十兆、百兆、千兆、萬兆升級,網路開始從一條只有64K帶寬的專線入手,將中國全功能接入國家互聯網,開創了中國互聯網的新時代。只要有一臺計算機,一個被稱為“貓”的調制解調器,一根電話線,以及電信部門分配的一個賬號就可以上網了。
ADSC寬帶上網大大提高了上網速度。2003年筆記本電腦整合無線網卡,配合WIFI上網不必局限在家里辦公。到2005年光纜入戶上網逐步取代ADSC模擬數字,數字量的傳輸還可以靠時間分割來實現。
-
1G第一代無線接入技術,采用頻分多址(FDMA),只能提供語音業務。
-
2G第二代無線接入技術,主要采用時分多址(TDMA),可提供數字語音和低速數據業務。
-
3G第三代無線接入技術,以碼分多址(CDMA)為技術特征,用戶峰值速率達到2Mbps至數十Mbps,可以支持多媒體數據業務。
-
4G第四代無線接入技術,解決了GSM移動數據慢的問題,以正交頻分多址(OFDMA)技術為核心,用戶峰值速率可以達到100Mbps至1Gbps,能夠支持各種移動寬帶數據業務。
-
現在通信行業正急速地向5G發展,估計不久的將來就很快得到普及。
-
科技創新:要在核心技術上下功夫,不然始終受制于人
物聯網的發展,動物特別是稀有動物要進行監控,植物特別是古樹要進行監控。產品“工業產品”,農產品要進行全程監控,這些都促使物聯網飛速發展。有句話叫網路包含一切領域,各種建筑未來會更加人性化便利化。
計算機處理器必須具備“感覺”,接入信息“思考運算”,執行行動的能力。機器人的大腦是非常高敏度的神經單元APP,互通互聯,因此大數據庫是必須的。以前是在計算機上運營,現在已在手機上運行,有手機取代計算機電腦的說法。
我國與美國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雖然GDP總量在不久的將來可以超過美國,但人均的話差距還是很大的。要提高競爭力更要在科技創新,高端制造業,關鍵技術核心技術上下功夫。關于產品要提倡創新原創,跟在人家后面,只能第二第三,永遠當不了第一。
人工智能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工業革命將人類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信息技術把全世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而人工智能則是要把人類從繁重的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人工智能可能是最后一個需要人用自身智慧去攻克的革命。
人工智能階段,又經歷了三次浪潮:
-
計算智能時期,計算機能算會存;
-
感知智能時期,機器的視覺、聽覺可以超過人工;
-
未來的核心是認知智能。
我們在智能建筑、教育、軍事空間等領域將人工智能的革命進行好,我們就會戰無不勝。
河姆渡(homedo.com)成立于2015年,是國內首家從事互聯網+智能建筑的企業,平臺產品涵蓋信息設施、公共安全、樓宇自控、智能照明、機房工程、音視頻、智能家居、工程線纜等11大品類,共計15萬余款商品。為國內上百萬家系統集成商與工程商提供“產品采購+綜合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幫助用戶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升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