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余承東有個掛在嘴邊的口號:華為手機要在五年內超越蘋果和三星;今年IFA展,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也向媒體透露了一個保證:三年內要在智能制造領域超越三星,最多五年時間。相比2016年,很多人說李李東生今年的狀態非常好。
今年IFA展前,TCL發布了搭載人工智能系統的三大系列電視新品,這是TCL首次在海外舉辦全球新品發布,李東生首個上臺進行致辭,但由于系統調試問題,話筒沒有聲音,媒體席已經開始暗暗為工作人員擔憂,李東生是出了名的“挑剔”,如此大規模的場合,出現這樣的差錯是不允許的。但意外的是,下臺后的李東生并沒有說什么;負責TCL電視產品規劃的人員也向網易科技透露,看著TCL今年展示的產品,李東生的眉頭已經不再緊鎖。
此時的李東生,在繼兩年前成為TCL集團實際控制人之后,已經成為TCL集團的第一大股東;而整個TCL內部重組改革也已經初見成效。用李東生的話來說,管理團隊已經年輕化,執委會層級年齡平均下降了4-5歲;管理思路也變成了業績導向,新管理層要是能夠打勝仗的將軍,有全力以赴的決心。
趕超三星不是TCL一家企業的事情
今年上半年,TCL業績可以用“靚麗”來形容:上半年,總營收為521.75億元,同比上漲7.93%;凈利潤為10.34億元,同比大漲70.68%。其中,貢獻最為明顯的是其控股子公司,華星光電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實現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54.8億元,同比暴漲149.7%。這更加印證了李東生在2009年排除眾議,進入最燒錢的面板領域的正確性。
2017年7月份,TCL集團收購了華星光電少數股東權益,交易完成后,華星光電仍為TCL的控股子公司,TCL集團將直接持有華星光電85.71%股權。對于TCL而言,進一步增強了對上游面板的控制能力。在強化產業鏈的縱深,提升企業競爭力方面,TCL與三星走的路線越來越像。
李東生表示,超越三星不再是夢想,TCL已經敢去想,在努力爭取。但就目前而言,包括TCL在內的中國企業整體實力與三星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中國企業的優勢在于快速成長,與三星的差距在縮小,但對三星的追趕不是單個企業的事情,而是整體追趕。”
在電子產品領域,三星幾乎布局了全產業鏈:智能終端、家電、半導體、面板、存儲、智能制造等環節。“在半導體顯示產業,TCL和三星已經差不多,我認為3-5年將會達到三星或者超越三星的水平。從廣義上來講,中國的家電企業一定會超過三星,而且這個目標不會太遠。”李東生表示。
另外,在智能制造方面,李東生表示曾向國家領導人保證三年內超越三星,最多用五年時間。
據了解,目前華星光電的廠房均為自動化的智能生產,制造周期可以縮短38%,殘次品也可以減少42%。
未來技術投入:人工智能+半導體顯示
對于TCL多媒體中國事業部產品中心總經理張少勇來說,今年IFA展上的產品更讓他有底氣站在李東生面前。尤其是85英寸的X6
XESS私人影院,不僅在整機厚度上實現了突破,僅24.8mm,而且采用了哈曼卡頓7.1.4豪華配置的音響系統,成為全球首款采用12聲道音響的電視。李東生也對自家產品更加自信,表示TCL目前的產品與其他領先企業相比,沒有差距,甚至更有創新。
據IHS統計顯示2017年上半年,TCL在美國市場上同比去年增長202%,出貨量已經超過了LG排名第三。
“從去年開始我們推進的企業變革中提到,要從各個方面加強競爭力。其中特別強調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李東生表示,“我們意識到整個競爭中產品是基礎,沒有好的產品就沒有好的競爭,要想有更高的品牌溢價,就需要更好的產品支撐。TCL非常重視知識和技術的積累和投入。”
來自TCL今年上半年的財報顯示,TCL通過提升產品力來提升品牌力,增加高端產品銷量。彩電銷量增長了11.3%,銷售收入增長25.4%。其中在中國市場的產品均價增加17.6%。X1和X2兩個智能電視產品還榮獲2017年德國iF產品設計獎。
而在技術積累方面,李東生表示TCL在中國企業中申請專利的數量是名列前茅的,尤其在半導體顯示領域。根據TCL提供的數據顯示,TCL在該領域2016年新申請的專利數量5216件,這個數量僅次于三星的顯示專利數量。
在整個采訪中,李東生多次提到了“華星光電”。不僅僅是由于其是整個TCL業績增長的主動力,還是由于李東生十分看好半導體顯示產業發展。
李東生表示,未來TCL將會在兩個技術領域加大投入:一個是半導體顯示,另外一個就是人工智能技術。
其中,人工智能技術不僅會被嵌入到各類終端產品中,還將用于實現TCL智能制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