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口中的智慧城市究竟是啥?到底是啥樣?“建而不管”“建而難用”正是目前部分地區智慧城市建設的印象。
9月26日消息,人們口中的智慧城市究竟是啥?到底是啥樣?“建而不管”“建而難用”正是目前部分地區智慧城市建設的印象。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突出問題一是碎片化:一個城市有多個智慧平臺,不光互不搭界,有時候數據還相互沖突,直接拉低了用戶體驗;二是智慧城市建設項目龐雜、水準參差不齊。
當前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最突出的問題仍然是信息共享難題,信息孤島問題仍然廣泛存在。現在各地都在喊打破“數據孤島”,但從實際工作來看,說得多做得少。智慧城市建設舉步維艱的重要原因就是新經濟與原有體制機制的矛盾,必須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化解這一矛盾。例如作為智慧城市建設一個重要方面的“城市安全”問題,相關部門很難從公安部門獲取相關數據,一些攝像頭
視頻的調取還相對困難。
各地要著力構建集智慧交通、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智慧社保等為一體的智慧
城市規劃體系,通過智慧城市規劃,促進橫向、縱向間的信息資源共享與業務協同,逐步消除信息共享的障礙。各地應打通分散在不同部門、不同單位的大量政務數據,不斷匯集行業數據和社會數據,設立大數據資產公司,通過數據資源的匯集、清洗、開放、共享,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堅實基礎。
智慧城市僅限于此么?真正建成智慧城市還要邁過哪些坎?當前我國城市治理智慧化整體仍處于體系構建階段,還需要加強頂層設計,打破體制機制障礙等舉措。我國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還不太高,且各地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出現這種情況,一是重視程度不平衡,二是政府投入還不夠,三是管理水平和能力還沒有跟上。因此,真正實現“智慧城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任重而道遠。
不過可以肯定,智慧城市建設是大勢所趨、公眾所需。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加快,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加速,如何搞好“智慧城市”建設無論是提高城市服務功能、改善城市管理水平,還是提升居民生活質量都有著積極的、不可替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