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滴滴出行高級副總裁、智慧交通負責人章文嵩博士在南京透露,滴滴智慧交通團隊已經在全國優化超過200個紅綠燈,對城市交通的改善效果顯著。章文嵩稱,滴滴希望和更多城市管理者攜手起來,提升城市的交通效率和市民出行體驗。
章文嵩是在應邀參加“2017智能交通國際論壇”時披露上述信息。該論壇由交通運輸部指導,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主辦,圍繞國內外智能交通產業化政策研究、新能源智能汽車發展趨勢、新型智能基礎設施、未來交通技術和發展規劃等內容展開了深入討論。
經十路是濟南較為擁堵的一條路,滴滴今年開始在這里持續優化的智慧信號燈
滴滴智慧交通經過半年多的發展,成果頗豐,在多地利用大數據、高科技算法,搭建了功能豐富的滴禹智慧交通信息平臺,幫助城市交通變得更通暢、更有效率,從而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讓整座城市變得更智慧。
今年年初,滴滴出行在濟南上線了國內首個以浮動車軌跡作為數據基礎的“智慧信號燈”,隨后,滴滴又在武漢、成都、蘇州、貴陽等城市持續優化當地信號燈,目前已優化超200個,其中在濟南超過100個,且均取得效果。在濟南,經十路早晚高峰期的交通延誤時間均下降了超過10%;在武漢,江發路早高峰各路口平均通行時間降低13.30%,各路口平均延誤時間降低29.74%,干線方向整體延誤時間降低23.37%。
滴滴參與設計的首條潮汐車道在濟南旅游路上線
章文嵩表示,滴滴每日新增軌跡原始數70TB+,每天處理路徑規劃請求200億+次,高峰期平臺每分鐘接收超過3萬乘車需求,滴滴浮動車就成為“行走的傳感器”,而滴滴“智慧信號燈”打破了原有的交通流信息采集模式,運用移動互聯網數據來優化調整信號燈配時,這為解決城市道路擁堵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了“智慧信號燈”,滴滴8月份還與濟南交警合作,上線基于滴滴大數據分析的潮汐車道,精準把握潮汐規律,并采用拉鏈車和信號燈結合的方式持續優化,屬于全國首創。
滴滴智慧交通落地的智慧誘導屏項目
據悉,智慧交通是滴滴今年的重點戰略之一。目前,滴滴已和國內20多個城市展開智慧交通合作,在武漢、濟南、深圳、貴陽等地,滴滴陸續落地了智慧信號燈、智慧誘導屏、智慧公交、智慧代駕熱力圖、智慧交通運行報告等多個項目。滴滴正在積極展開與城市交通管理者的合作,以大數據分析能力參與智慧城市建設。
滴滴出行是全球領先的一站式多元化出行平臺,其業務包括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以及租車等,每天為用戶提供超過2000萬次的出行服務。與此相關的每日路徑規劃超過200億次,每日處理數據超過4500TB。在滿足巨大出行需求的同時,滴滴希望在海量數據里挖掘出一條讓城市交通 “更聰明” 的路徑--智慧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