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英雄群體。
他們一生的奮斗史,就是中國智能建筑業的發展史。
他們拋灑汗水和激情,用平凡智慧和職業操守,開創了中國智能建筑領域的嶄新事業。
這是一個榜樣群體。
他們一生的奉獻史,就是現代300萬智能建筑人的努力范本。
他們奉獻青春和歲月,用遠見卓識和創新精神,開啟著中國智能建筑領域的下一個輝煌。
6月6日,我們將在西安再次集結,以中國智能建筑節的名義,向這些行業功勛行致敬禮——第三屆(2018)中國智能建筑行業“特殊功勛獎”評選已經拉開了帷幕。
回顧去年,相信大家還對獲獎者記憶猶新,就在他們登臺領獎的那一刻喚起了整個行業的記憶,現場歡呼聲一片。
2017最佳功勛獎獲得者:李雪佩
李雪佩,1962年畢業于同濟大學工業企業自動化專業,便進入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開始了工業與民用建筑電氣設計之路。從一名設計師到智能建筑專家,其至今55年的職業生涯見證了中國建筑業成長的足跡。
1983年至1986年,受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派遣,她開始在深圳華森設計顧問公司工作,期間承進了深圳五星級南海酒店工程的強、弱電設計、施工監理。1997年至2012年在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工作期間,她前瞻性的提出各項工作意見,主持、主編、參加編制國家標準、規程規范、技術措施及國家建筑標準設計。主編和參編了“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智能建筑設計標準”、“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體育建筑智能化系統技術規范”等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主持編制了“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電氣分冊”、“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能專篇”電氣分冊、“智能建筑弱電工程設計施工圖集”等指導性技術文件,是業內資深專家之一。
2017最佳功勛獎獲得者:張公忠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古稀之年的他,依然在為行業的發展默默奉獻著。他以百折不撓之精神,身體力行之風范,凝聚學術正能量,開拓行業新天地,推動產業新發展。
張公忠,住建部建筑智能化技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筑業協會智能建筑分會、智能建筑專委會顧問專家。上世紀80年代,他開始從事信息工程及其應用技術的教學、科研和工程建設工作。承擔了若干項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研發任務,項目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及多個部、委級科技進步獎。90年代,他高舉智能建筑發展大旗,參與工程和技術的研討設計、評審驗收等工作。其中包括數十項國家級項目和建設部試點工程,數十項有關智能建筑行業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和評審。共發表論文50余篇,著作10余篇。
2017最佳功勛獎獲得者:盧慶新
盧慶新,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智能化設計研究所所長,浙江省土木建筑學會智能建筑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建設部建筑智能化技術專家委員會專家。主持并參與浙江電力生產調度大樓、舟山市行政中心、西湖時代廣場、浙江大學紫金港新校區等數十個項目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并參與部分工程項目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施工、評審工作!
作為中國智能建筑拓荒者之一,盧建新為中國智能建筑行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們感謝這些前輩和榜樣,是他們的辛勤付出,才有智能建筑行業今天的發展格局,我們也祝福他們身體健康,幸福美滿。
中國智能建筑節由首家智能建筑互聯網平臺河姆渡(homedo.com)舉辦,作為行業最具號召力和影響力的盛會之一,舉辦行業“特殊功勛獎”這樣的評選頒獎活動,期望借此向這些行業親歷者、見證者與推動者致敬,重溫他們的奮斗精神,匯聚更多前進的力量!
少年勤學,青年擔綱,中年卓然。他們是行業的傳奇,國家的棟梁。
6月6日,古城西安寄深情,讓我們再一次銘記他們的名字。
欲了解更多第三屆(2018)中國智能建筑節資訊,請添加微信公眾號(homedo-com)或者雙擊識別下方二維碼就可以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