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朝古都的城墻上,鐘聲緩緩傳來,悠遠又厚重,那聲音像是與光同行,綿長得如同曠古之音,討論著如今的建筑早已戀上智能,正在碰撞出不一樣的煙火。
6月6日,屬于智能建筑的國際盛會——第三屆(2018)中國智能建筑節即將在西安舉辦,這個神秘的古城正張開雙臂,擁抱著智能建筑帶來的新鮮與活力。
表面看來,智能建筑節好像是一場互聯網+建筑行業內的盛大聚會,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次建筑節到底會有什么看點?與我們的未來生活有什么關系?今天就提前透露幾個點,了解了這些,保您腦海里能妥妥地想象到此次智能建筑節的盛大畫面。
看點一:時間節點有深意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將迎來中國智能建筑節第三個發展年頭。新時代中國開啟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進程,不僅僅是原有改革開放的升級,而是在開放的思想觀念、結構布局、體制機制上的進一步拓展。
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智能建筑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這一重要歷史時刻,作為行業風向標的中國智能建筑節,有哪些看點,透露出什么新意,備受外界矚目。
看點二:主題選擇有深意
當前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很多,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剛剛美國商務部又頒布禁令,禁止該國企業向中興出售敏感產品。這背后顯示的問題卻是中國核心技術短板,尤其是高端芯片,大量依靠進口。
而人工智能領域,作為中國為數不多的的產業,無疑是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突破口。本屆智能建筑節以“建·共享生態筑·智慧未來”為主題,就是要結合產學研銷全產業鏈,疏通行業發展瓶頸,實現智能建筑領域的跨越式發展。
此次大會有助于各方交流經驗做法,以科技創新撬動新一輪增長潛力,推動中國智能建筑產業實現更大范圍、更高水平的區域合作,積極推動中國科技的不斷創新,在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打造中國積極開放的國家形象,樹立科技創新大國的世界典范。
看點三:重磅嘉賓有深意
據了解,出席今年大會的嘉賓超過5000人,從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協會領導、企業家,到商界領袖、專家學者、媒體精英,可謂重磅嘉賓云集。

他們分別是金花集團董事長吳一堅、中科院院士姚建銓、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陜西建筑設計院董事長劉小平、億邦動力網總裁賈鵬雷、美國霍尼韋爾智能建筑集團大中華區市場總監胡宇、西安交通大學信息與通訊學院院長曲樺、德國博世集團中國區高級經理黃東華、亞馬遜B2B大中華區負責人楊大志、紫光集團高級副總裁、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竑弢、國家消防電子產品檢驗中心副主任丁宏軍、維諦技術(原艾默生) 大中華區總裁祝金程、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仲愷等(排名不分先后,嘉賓仍在全面邀請落實中),他們會講什么,說什么,對產業互聯網有什么認識,對智能建筑行業有什么發展建議,值得期待。
看點四:議題設置有深意
本屆大會將采取“會議+展覽+評選+宴會”四位一體的創新模式,匯聚全球各界杰出人士,是中國智能建筑行業最大規模的主題盛會。
大會將邀請相關行業終端用戶、上下游企業、地方代表前來參觀、考察,集中展示全產業鏈最新技術、解決方案,交流先進理念與成熟經驗,凝聚行業共識,為參展企業提供直接高效的交流良機。
大會還將同期舉辦“智能建筑工匠獎”、“青年杰出人才獎”、“優秀設計師”、“百強優質供應商評選”、“智能建筑行業特殊功勛獎”等系列評選活動,組織行業權威專家評審,推薦行業知名品牌,發掘行業創新領袖,促進行業人才與產業共同發展。
中國智能建筑節,是河姆渡(homedo.com)在中國建筑業協會智能建筑分會的支持下舉辦的智能建筑領域國際級專業盛會,旨在為國內外知名廠商、工程商、集成商、規劃/設計單位以及政府機構搭建溝通平臺,打造智能建筑產業共榮生態圈。
智能建筑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歷史和未來之間強有力的紐帶,回顧歷史是為了開創未來,延續文脈是為了彰顯價值,深度挖潛是為了融合創新。
在“一帶一路”的指引下,智能建筑如何在歷史中留下睿智的身影和無限的潛力,答案,也許就在西安的古城墻上,也許就在像河姆渡一樣致力于筑就美好世界的參與者眼中。
6月6日,讓我們一同相約西安,叩問歷史的大門,聆聽時代的聲音!
欲了解更多第三屆(2018)中國智能建筑節資訊,請添加微信公眾號(homedo-com)或者雙擊識別下方二維碼就可以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