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飯局后第一槍在周一打響。
騰訊、京東宣布分別向唯品會投資 6.04 億美元和 2.59 億美元,總計 8.63 億美元。
根據最終協議,交易交割后,騰訊和京東將分別持有唯品會全部已發行股份的 7% 和 5.5%(包含其現已擁有股份)。
「騰訊和京東認購的 A 類普通股會受到為期兩年的鎖定期限制。在兩年的鎖定期內,騰訊有權任命一位唯品會董事會成員,京東可以任命一位董事會的觀察員。」
京東對同業競品的投資并不意外,值得注意的是騰訊的入局。此前騰訊電商業務的核心就是京東。
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官網顯示,截止 2017 年 5 月,騰訊已累計持有京東 18.1% 的股份,超過劉強東的
15.8%,穩坐京東第一大股東交椅。
此次騰訊聯合京東一起投資唯品會,可能是在騰訊投資歷史上除了投資京東之外,在電商領域的最大動作。
除簽訂股權認購協議外,騰訊和京東分別與唯品會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
「騰訊用戶對在我們應用里搜索、討論及購買品牌服飾的需求正在上升。」
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騰訊會提供用戶流量、市場推廣和支付方案等合作支持,助力唯品會發展。
這與騰訊投資京東時給出的資源十分相似,而這些資源在京東上的效果近年來已經漸漸顯露出來。
騰訊微信錢包將為唯品會提供入口,京東也會在 App 主頁和微信購物一級入口的主界面接入唯品會,幫助唯品會在京東渠道達成一定的交易目標。
事實上,即便是在發生資本關聯以前,騰訊、京東和唯品會,也面臨著一個共同敵人:阿里巴巴。
根據易觀發布的《中國網上零售市場季度監測報告 2017 年第 3 季度》數據顯示,2017 年第 3 季度,天貓市場份額為
59.0%,京東和唯品會市場份額分別為 26.9%、3.2%,位列第二和第三。
「老大老二相爭,老三死」是中國互聯網生態中的常態。但在更大巨頭撮合下老二老三聯合對抗老大,確是一件并不多見的景象。
京東與唯品會合作的傳言已久。兩家公司還曾于今年 7 月 12 日發表聯合聲明,聯手抵制某電商「二選一」行為。
據當時多家媒體報道稱,這份聲明中所指的某電商平臺就是天貓。
今日,劉強東在今日頭條上曬出與騰訊、唯品會關聯方的合影,對「二選一」做出回應。
為什么是唯品會?原因可能很簡單:女性用戶。
過去一年,京東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擴展服飾時尚品牌業務,而這正是天貓的優勢所在。
但對于「不止妻美」的直男劉強東來說,打造數碼家電的剁手氣氛雖然拿手。但卻始終難以在衣服鞋帽化妝品等領域與天貓競爭。
唯品會 80% 以上的女性用戶恰恰是京東一直需要的,「與京東男性為主的用戶結構形成互補」,唯品會公開宣稱。
「本次合作將加快我們進軍女性消費者市場的步伐,并進一步擴大我們時尚業務的廣度和深度。」劉強東表示。
事實上,唯品會作為中國排名第三的電商平臺、紐交所上市公司,活躍用戶和市場規模增速放緩已是不爭事實。根據唯品會 2017 年 Q3
財報,唯品會活躍用戶對比同季度只增長了 15%。
對于唯品會來說,缺少吸引男性用戶的基因,也是它發展動物障礙。
另一邊,頭部的阿里京東也紛紛轉向線下零售或者下沉農村,搶奪剩余流量。
中國電商進入后半場,已是巨頭間的游戲。如唯品會這樣的巨頭尚且要抱騰訊京東的大腿,可以想見,那些沒有大腿可抱的中小平臺生存之艱難。
而這并不影響老大哥阿里繼續沖在前列,一次次刷新記錄。這就像半個月前的烏鎮飯局,某人的缺席不僅沒被遺忘,反而成為比飯局本身更無法忽略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