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聯通G.654.E集采項目流標引發了業界的關注。此次招標中,市場價在300元/芯左右的G.654光纖,被最高限價為62元/芯公里,最終廠商投標價均超限價,視為無效投標。
事實上,這并不是光纖集采首次在價格上出現“異?!?。今年3月,中國移動公布2019年普通光纜集采結果,G.652光纖的價格從去年的60多元,跌到30余元,業界嘩然。
為何短短半年之內光纖超低價集采頻出?這將給整個行業帶來怎樣的深遠影響?
5G時代G.654扮演什么角色?
6月6日,我國5G商用牌照正式發布,5G網絡建設也開始大力推進。作為新一代的移動通信技術,5G速率至少是4G的十倍以上,同時還需要支撐工業互聯網、無人駕駛、智慧醫療等更多行業應用的落地,因而,5G網絡的建設,自然也需要更優性能的新型光纖的支持。
“5G時代光纖需求將達數億芯公里,新型光纖將是重點,特別是超低損G.654E光纖?!痹谌涨芭e辦的2019中國光網絡研討會上,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韋樂平做出了這一判斷。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興起,尤其是5G商用的正式開啟,正在催生海量應用,這“逼迫”光傳輸網絡不斷向著更高速率、更大容量、更長距離的方向演進,骨干網大步邁向400G時代。
相比較傳統的G.652光纖,G.654能夠顯著提升400G的傳輸能力,延長傳輸距離。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采用G.654光纖的400G WDM系統傳輸距離比采用G.652.D光纖長50%以上,減少電再生站數量(20%~30%),降低建設成本和運行能耗,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網絡服務能力。
與此同時,隨著運營商的網絡不斷向以DC(數據中心)為核心轉型,數據中心的數量和規模都將進一步增長,數據中心互聯的需求日漸旺盛,G.654也將在其中發揮積極作用。目前,我國電信運營商已經在干線中展開了基于G.654的骨干網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與此同時,國外電信運營商以及大型互聯網公司也在大力推進G.654光纖網絡的建設。
“死磕”低價如何高質量發展?
正如前文所述,G.654是面向5G時代需要的新型光纖。其優異的性能,一方面意味著將為5G網絡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另一方面則意味著對廠商技術和工藝的嚴苛要求。
由于技術門檻極高,目前,除了國外的光纖巨頭,國內具備G.654研發和生產能力的僅有幾家企業,而這也是為什么G.654的價格遠高于G.652,目前全球市場的售價在300元/芯公里左右。
然而,從此次中國聯通G.654集采上看,其最高限價被定為62元/芯公里,而這僅僅是去年市場行情下G.652光纖的價格,令市場十分震驚。
有觀點認為,聯通之所以如此限價,是因為光纖光纜市場的良性生態已經被打亂。今年3月份,中國移動普通光纜集采價格腰斬,光纖光纜行業一腳踏入“寒冬”。而此次中國聯通將低價集采的策略從普通光纖延伸到G.654新型光纖領域,更是促使行業的生態進一步惡化,可謂雪上加霜。
不久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就5G話題接受了懂小姐采訪,在談及5G投資壓力時,他以光纖集采為例。他說:“今年年初,中國移動的光纖招標價格一公里只有30多元,無疑是“白菜價”。而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是因為“運營商面臨的5G投資壓力,會傳遞到設備供應商身上,這其實是整個中國5G產業鏈的共同挑戰?!?/span>
確實,對于電信運營商而言,5G時代的開啟將給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美好科技體驗,但是同時網絡建設的投資也是巨大的壓力。
如何化解這些壓力?歷史經驗證明,低價集采確實可以在短期內化解壓力,但是從長期上看,對于行業發展卻是弊大于利,一味“死磕”低價,行業發展將不可持續。
過低的價格往往帶來的是質量隱患。相比3G和4G時代,5G網絡對于質量有更高的要求。因為5G不僅僅只是為用戶提供高速上網服務,還服務于工業、醫療、交通、教育等各行各業,工業互聯網、無人駕駛等場景,必須有穩定的高質量的5G網絡的支撐(復習舊文:擊穿成本價的光纜如何保障5G高質量發展 ?)。
同時,光纖光纜本身,只占據整個光通信網絡建設總成本的10%以內,即使光纖光纜價格腰斬,對于整體網絡建設成本而言,影響也并不大。然而,一旦網絡因為光纜質量問題出現故障,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和負面影響是巨大的。
技術創新堅持還是放棄?
“放棄”還是“堅持”?這是當前市場環境下,擺在每一家光纖光纜企業面前的現實問題。
“如果說G.652光纖產能過剩,低價在所難免。但是在G.654這個具備高技術含量并且產能不過剩的市場,依然必須低價,就沒有辦法解釋了?!蹦硺I內人士表達了疑惑和不解。“這為整個市場敲響了警鐘,需要整個產業的反思。”他強調道。
從中國光纖光纜發展歷程上看,G.654具有特殊的意義。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光纖光纜核心技術都是掌握在國外少數巨頭手中,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我國的光纖光纜企業依靠自主創新,終于也掌握了從光纖預制棒、光纖到光纜的技術和工藝。
近幾年,得益于中國光纖光纜產業實力和影響力的不斷能提升,尤其是國內企業紛紛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我國無論是在G.654光纖技術還是在應用上,都走在了國際前列。
與此同時,在中國市場的“吸引”下,以康寧、OFS、住友、藤倉為代表的國際光纖巨頭也積極參與到我國G.654產業發展中來,共同推動我國光通信的發展。
正是因為G.654代表著先進科技成果,2018 年1月,中國聯通和申報的“新型光纖制備技術及產業化”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該項目該項目圍繞接入網與下一代光傳輸網(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對新型通信光纖的緊迫需求,首次明確提出大有效面積是提升400G等超高速系統傳輸性能的主要因素,充分論證了G.654光纖陸地應用可行性。
“技術研發需要利潤的支撐。”分析人士認為,前期光纖光纜企業已經在G.654研發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如果無法在G.654這樣極具競爭力的新型產品上獲得應有的利潤,無疑將會打擊這些企業堅持自主創新的信心。尤其是如果G.652市場持續低價競爭,肯定會有企業迫于生存壓力減少甚至放棄新型光纖的研發投入。
試想一下,如果未來低價集采繼續,市場生態進一步惡化,整個市場困于“低價競爭”,技術創新步伐放緩,那么業界用什么先進且優良的光纖光纜產品支撐5G乃至后續的6G網絡建設?這顯然與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是不一致的。
5G商用的全面推進,需要整個產業鏈的活力和創造力。作為產業主導者,電信運營商有必要就低價集采策略進行反思,引導整個產業鏈以更高質量的產品、更飽滿的熱情,大力推動我國5G事業的蓬勃發展。
來源:讀懂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