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等建材團購如火如荼 缺乏監督機制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逐漸強盛,網站上的團購也變得日益頻繁。地板等建材企業也紛紛轉戰網站團購,因為價格較為便宜,許多消費者也開始逐漸青睞建材團購,但是由于團購市場還不是很成熟,許多問題仍舊存在。
網站團購風生水起
近日,有消費者向記者投訴,在建材團購網站上訂購了某品牌特價產品,到店內“轉單”時,品牌卻不承認當時的砍價結果;還有消費者投訴,自己在某團購網上購買的產品品牌倒閉,因為事先退了100元網站訂單得不到相應賠付,貨款損失只能自己承擔。團購買建材,到底靠譜嗎?
又到裝修旺季,消費者選擇品牌建材產品時,也在苦苦追尋時機,爭取淘到低價,地板等建材團購會成為很多初次裝修者的選擇。第三方團購網站的信譽擔保、低于五一價格的“超低價”、舞臺上“團長”的賣力砍價、不買可退的訂金,讓許多初入市場的消費者動心。
記者于4月12日參與了城市團購網舉辦的第95期裝修建材家具團購活動?;顒訌脑缟?0點開始,現場召集了60多家家居品牌和不少網友。活動開始,“團長”主持人告誡消費者,今日產品砍價折扣不要向外界透露,在店內轉單時也不要告訴其他消費者。隨后,各個品牌代表輪流上臺,報出今日產品價格折扣,并在“團長”的一再砍價后,報出一個聲稱遠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各個品牌在旁邊附有展位,消費者可隨時下單。記者在現場發現,“特價”產品均以套餐的形式出現。
網購貓膩惹人憂 團購監督體制需健全
我們了解到,網上產品質量難以保證,是困擾消費者的**大問題。筆者根據網上買家購買后的“商品評價”,總結有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環保不達標。消費者雖無法具體測量各種成分,但“沒有味兒”是**低標準。網上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地板產品根本無法滿足“沒有味兒”這個基本要求,很多網友反映買回來的地板需要晾很長時間才能將氣味散盡。
網絡購買平臺本身存在一些問題,一者網店門檻低,銷售的商家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一味靠低價吸引消費者,而自身產品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二者大型交易平臺缺乏有效的監管,不具備抽檢能力,不能實時追蹤銷售情況,只能事后處理。不少網友表示,原本就是用很低的價格買的地板產品,到貨后不滿意,雖然跟商家協商可以退貨,但是退貨的物流費用需要自理,這樣算下來自己的損失也很大,所以只能將就著用著不滿意的產品。
相比網購的質量難以保證,團購在安全保障方面的優勢顯而易見。不僅有團購網站監督商家,保證正品和質量;而且相比網絡購買售后跟不上的缺陷,團購由于是一對一的服務,在售后上有更大的保障。加之網絡團購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口碑,一般服務都會比較到位,責任也容易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