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大家伙應該都體驗或圍觀了此次的交通擁堵盛況,明明只要三小時的路程,引著朝陽出發,踏著星辰才到家。堵在茫茫茫茫車海中,你不止一次地想:未來的交通大環境會有哪些改變?通暢、安全、智能、有序……你把各種妥帖的褒義詞用上之后,就得出想要的答案了。車聯網、無人駕駛、電力驅動……智能化和交通領域的結合,正成為一種不可逆的大趨勢,開始為我們圓夢。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里,智慧交通的輪廓正逐漸變得清晰起來。下面
河姆渡小編就帶您來看看智慧交通是怎樣的場景。
第6站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礎上,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為技術基礎,通過匯集交通信息,提供實時交通數據的交通信息服務,數據挖掘等數據處理技術,實現了智慧交通的系統性、實時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務的廣泛性。
智慧交通的解決目標
智慧交通總體設計
一、云計算及大數據應用
云計算及大數據處理的運用使智能交通具備智慧管理與服務的作用。
提高管理決策支持、交通調度的效率;
提供動態資源調度、按需服務以及海量信息集成化管理機制等方案。
二、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技術的運用使得交通系統智能化。
對交通參與對象更透徹的感知;
無處不在、全面的互聯互通;
對交通系統更深入的智能化管理與服務。
三、移動互聯網
移動互聯網的運用使智能交通綜合信息服務水平得到提高。
實現共享經濟模式的信息服務;
免費背后創新的商業模式;
顛覆性的用戶服務體驗。
四、交通誘導系統
交通誘導系統(TGS, Traffic Guidance System),是基于
電子、計算機、網絡和通信等現代技術,根據出行者的起訖點向道路使用者提供最優路徑引導指令或是通過獲得實時交通信息幫助道路使用者找到一條從出發點到目的地的最優路徑。通過前端設備的數據采集,經過大數據處理,對各終端進行信息發布,廣播發布,形成交通誘導。
1、數據采集
交通信息采集被認為是發展ITS的基礎。交通信息采集常用的技術有環形線圈、微波、
視頻、磁敏、超聲波等幾種探測技術。通過數據采集設備上傳的數據進行大數據處理,對交通數據信息的原始流量、折算流量、5分鐘流量、占有率、飽和度、擁堵程度、行程時間和行駛度速等進行數據分析,為出行市民提供有效的交通信息發布。
2、公共網絡發布
數據中心通過公共INTERNET網絡平臺以GIS技術、實時交通狀況、實時交通事件的形式發布城市道路的實時交通狀態,減少交通量的過分集中及迂回交通,降低車輛能源消耗,減少排放污染量。
3、車載終端發布
車載終端是車輛監控管理系統的前端設備,也可以叫做車輛調度監控終端(TCU終端) 。通過內置實時地圖導航,可以實時規劃當前道路選擇,以便最快到達目的。
4、路徑誘導服務
路徑誘導服務是由動態車輛誘導系統,根據交通信息中心提供的實時道路交通信息及GPS設備得到的車輛定位信息,為出行者提供一條最優的行駛路徑。
常用的信息獲取方式為:
電子地圖、交通誘導屏。
5、“P+R”模式
“P+R”模式的P指停車(parking),R指換乘(ride)。它促成了公交出行與小汽車交通方式的銜接,是緩解中心城區的交通壓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時充分發揮地鐵、大容量公共交通對城市交通運輸的作用,減少汽車進入中心城數量。
6、電子站牌
電子站牌經由數據采集分析技術,對公交車輛進行實時定位,并將信息上傳發布至電子站牌,乘客可以通過站牌信息以及移動終端得知當前公交狀況,并合理規劃自身出行事件計劃。
7、智慧路燈桿
智慧路燈桿是智慧交通便民服務的最新技術,它提供Wi-Fi、
照明、監控、廣播、環境監測、通訊對講、屏幕查詢和充電樁。
8、突發事件應急處理
通過集成各交通系統,包括卡口系統、應急報警、大數據分析系統、電子警察、
信息發布系統,組成應急指揮系統;通過多部門有序協作和智能聯動,快速、高效地處理應急事件,從而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并且極大提高對于突發交通事件的處理。
9、網上車管所
網上車管所是使群眾能夠在網上辦理車管業務,查詢車管信息,是提高業務辦理效率,方便人民群眾的有效手段。公眾登錄網上車管所,可以足不出戶,輕松快捷辦理各項車管業務。
10、綠波帶
交通信號“綠波”控制是一項比較特殊的系統。這項系統一般被稱為“綠波帶”。
綠波帶就是在指定的交通線路上,當規定好路段的車速后,要求信號控制機根據路段距離,把該車流所經過的各路口綠燈起始時間,做相應的調整,這樣一來,以確保該車流到達每個路口時,正好遇到“綠燈”。綠波帶的實施還有助于培養駕駛員良好的駕駛習慣,減少他們頻繁的剎車、起步、加速,還能減少尾氣排放,降低環境污染,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減少事故發生概率。不過,在綠波帶里行駛,如果有人搶道或超速的,很可能面臨一路紅燈,反而欲速則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