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8年,我國“雪亮工程”建設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全國范圍內“雪亮工程”建設如火如荼,每個地級行政區的建設平均規模在億元級別以上,以全國334個地級行政區計算,有超660個城市、近3000個縣,如果這些地方逐漸地、全部建設“雪亮工程”,保守估算將形成300億元-500億元/年的增量市場。根據中國政府采購網披露的地方招標情況,整理了剛剛過去的2019年1月-3份雪亮工程招標情況,全國各地招投標項目數量共120個,總額已達61.5億多。
工程額前十名的雪亮工程項目
省市雪亮項目金額排列名

根據搜集整理的120項1-3月份全國各地雪亮工程招標信息,按照各省市項目金額總數進行排列,如下表:
實現雪亮工程目標的路徑
在去年中央政法委召開的召開“雪亮工程”建設工程視頻會議上,陳一新秘書長指出,在堅持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相融合的前提下,要以更優質量標準,部署推進“雪亮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高先進性和實效性,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標。
實現目標的路徑是推進“四化”:
·積極推進基礎建設集約化。公共視頻監控系統建設是“雪亮工程”建設的基礎環節。要加強統籌協調,著力解決目前城鄉不同步、區域不平衡、新舊不兼容問題,提高基礎建設集約化水平。
·積極推進聯網共享一體化。強化頂層設計和協調推動,分級整合視頻資源,促進點位互補、網絡互聯、平臺互通,真正做到下活“一盤棋”、織好“一張網”、惠及“億萬人”。
·極推進實戰應用智能化。深入挖掘“雪亮工程”的潛藏價值,以用促建、以用促管、以用促聯,更好服務人民、服務社會。
·積極推進運維管理科學化。按照“誰建設、誰管理、誰維護”的原則,從技術、法律、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雪亮工程”全時可用、全程可控。
攻克痛點,新認識下的新部署
從行政方面來講,雪亮工程的難點在于作好宣傳,作好人民群眾的思想工作,如何讓人民群眾積極參考到雪亮工程的建設中來,實現警民結合、資源互補。
從管理方面來講,雪亮工程單位多,人員復雜,涉及面廣,統籌協調困難,需要各方共同配合來完成。
從技術方面來講,雪亮工程是一個非常巨大且復雜的工程,各部門系統品牌、標準不一,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需要有非常專業、有豐富經驗的行業專家共同來討論設計出一個可行的頂層架構,以保證系統的穩定、可靠、可用。
從標準來說,從全國來看,雪亮工程目前沒有標準化的支撐,這也導致聯網出現各種相應的新情況。當前,標準編制工作正在進行,各地原有的工程以及正在建的工程都需要考慮接入,從政法委/發改委方面看,總的平臺可能會選擇在國家信息中心。具體的網絡化功能作用,仍需靠標準逐步出臺,才會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