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的火熱,帶動了國內智能建筑市場的發展。各個巨頭都紛紛加入戰局發展智能建筑,形成了一種趨勢。與傳統建筑相比,智能建筑可以讓人們的居住環境更安全、健康、舒適、便捷,同時智能建筑的發展也有助于我國對環保的要求,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我國現代建筑的智能化技術不斷進步,這使我國的智能建筑行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的主題內容
“智能建筑”即“現代建筑+互聯網+物聯網”,向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分別可以延伸出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兩個概念。智能技術可以洞察空間使用方式和利用水平,從而優化空間管理,幫助設施管理者根據現時和未來需求優化設施布局。
從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上看,智慧城市會是一個總的發展方向。而智慧城市中,大部分內容或者說主要內容都是跟我們智慧建筑有關,包括工業建筑,智能的交通建筑,商業建筑,智能的公共建筑,以及智能的住宅。所以說智慧城市的主體內容,就是智能建筑這方面。
智能建筑發展的目標:智慧建筑
隨著大數據時代來臨并深入發展,智慧建筑將成為一個具有感知和一直在線的“生命體”、一個擁有大腦的自進化智慧平臺、一個人機物深度融合的開放生態系統,可以集成所有為人類服務的創新技術和產品。
相較于目前的智能建筑,智慧建筑更像是一個會思考的“生命體”,能夠分析和學習大量數據,并進行自我成長;而智能建筑則更多的是具備儲存信息的能力,而不能進行獨立的數據分析和學習。此外,智能建筑系統更多強調的是技術層面的內容,側重于信息通信技術、自動化技術等方面的發展和應用,而智慧建筑的關注點則轉向了綠色節能環保,以用戶體驗為發展重點,更多的關注用戶生活質量的提升、環境友好和節能等方面。
智能建筑如何走向智慧建筑?
雖說智慧建筑的概念早已提出,未來智慧建筑的樣子也在各種電影中出現,但研究熱度上升也只是近幾年的事。當下,大多數建筑樓宇管理平臺仍處在完善物理系統信息化的環節,處于“智能”環節。
要想從“智能”跨越到“智慧”,就要提升各子系統本身的信息化能力,然后再通過綜合管理平臺集成更多的子系統,包括通信網絡系統、信息網絡系統、建筑設備監控系統、火災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安全防范系統、綜合布線系統等;強化平臺的綜合管理能力也不可或缺,要實現子系統之間的數據關聯,助力管理人員能夠通過直觀的可視化數據圖表進行快速響應和反饋。
此外,由于智能建筑行業業態模型是由多個系統環節組成,項目中的子系統是由不同的承包商實施,信息無法互聯互通,就談不上智慧。因此需要全行業共同打造一個生態鏈,打通設計院、集成商、產品供應商、運維服務商等環節。
結語:智能建筑將在未來不斷吸納新技術促進自身設計與使用的局限,真正改變傳統的建筑模式,成為智慧建筑。雖然現在我國的智能建筑已走過了初創和規范階段,正處在蓬勃發展時期,但是發展局勢依然是喜憂并存,應借助新的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積極轉型。但是,現在尚未有專門機構制定智慧建筑的標準,未來建筑將何去何從,讓我們共同期待。
來源:中國安防展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