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9日,由億歐家居主辦的“裝配式裝修產業論壇”在上海帝璟麗致大酒店舉行。近年來,裝修市場冷熱交替,新科技、新理念正在深刻改變傳統裝修產業從生產到施工的各個環節,基于這樣的行業背景,本次論壇重點圍繞產業生態、智能制造、資本市場、新技術、新破局方向等角度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在本次論壇中,億歐家居邀請到中寓裝配創始人吳堂祥、小馬快裝CEO竇婷、品宅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研發官馬紅軍、設計百科創始人張波、打扮家聯合創始人孫雷、和能人居科技副總裁田冠勇、貝朗衛浴精裝事業部總監張澤東以及分享投資投資副總裁楊勇、銀河系創投董事總經理徐建海、東方富海投資副總監劉揚等多位代表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和經驗,共話裝配式裝修產業的現狀與未來。
小馬快裝CEO竇婷基于“裝配式裝修見行未來”的話題做了精彩的內容分享,核心要點如下:
1.客戶最關心的是一套房子裝下來多少錢,全產業鏈要協同起來定制報價準則和標準,特別呼喚部品的標準化、模式化,以及報價、施工、全過程的規范化。
2.當前裝配式的應用必須有兩個基礎,一是標準化,二是批量化。最后誰能夠跑出來,誰能夠跑出品質,跑出速度來,誰在這個市場當中就占到先機了。
3.裝配式建筑是中國未來主流的建筑模式,裝配式內裝是中國未來的主流內裝模式。
4.產品是內核,整個市場的容量非常大,目前大家還不存在競爭關系。
以下是竇婷演講實錄,億歐家居現場整理報道:
我們在1993年看科幻電影有關于手機的表現,那時候是非常大,非常笨重的,但是已經極具科幻感了,后來喬布斯把手機一步步改進成為寬屏的、智能的、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裝修到新的裝配式的變革迭代也是類似的軌跡。
在科幻電影的場景中,各種功能都可以隱藏在墻壁上,如果仔細看墻板是有縫的,是拼裝的,是裝配式的。
難道裝配式只能做很簡單,很基礎的產品嗎?我的回答是“NO”,千萬不要有這樣的誤會。前段時間有個人和我說某種衛浴品牌太LOW了,滿滿的塑料感,我說你對這個品牌的了解是停留在哪個時間段?他說兩年前,我說:“天哪,兩年前,現在整體衛浴產品的迭代更新,質感的處理、美感的處理、功能的處理可以說幾分鐘就有一個變化”。
我想講的是裝配式部品當中也可以做到很高端的表現,同樣的空間產品比較繁復的環節,傳統的施工作業比較難實現,但是裝配式的構件在工廠中生產現場拼裝就可以實現完美的弧度。裝配式既可以做硬線條,也可以做軟線條,很高端的精品住宅也能夠實現。
那么大家可能會關心裝配式的成本,因為我們在溝通項目的時候,客戶上來就會問你們裝配式是好,但是說到成本的時候就是一個大關口,人們在接受一個新事物的時候,無論你的材料有多么好,他最關心的是這一套房子裝下來多少錢,是不是我心里所能接受的價位。
所以我們全產業鏈要協同起來定制這方面的報價準則和標準,客戶在和你說這當中的構件多少錢,連接件、鋁合金件多少錢時,他忽視了技術成本,在價格上肯定沒辦法和大白墻去比,所以特別呼喚部品的標準化、模式化,以及報價、施工、全過程的規范化。
我試著活在當下,因為大多數人都活在過去。如果你活在當下,大多數人則以為你活在未來。
在座的各位都比我們大街上的普通人對裝配式的了解高了一大截,如果我們問出租車司機,說給你來一套裝配式房子,都是部品構件連接的,他會認為你在發瘋,不知道你在說什么,但是我們在座的很多“瘋子”都是當前的網紅。
小馬快裝是一個落地交互型企業,我們具備這個基因,我們善于干活,但是決不只是蠻力干活,裝配式解析是我們的內核,未來一個項目中80%是材料,20%是施工、組織、現場人工,所以整個項目中最大利潤在于部品部件,因為我們是一個有部品部件技術內核的公司,把我們理解為一個裝飾公司就完全不對了。
當前裝配式的應用必須有兩個基礎,一是標準化,二是批量化。最后誰能夠跑出來,誰能夠跑出品質,跑出速度來,誰在這個市場當中就占到先機了。
裝配式內裝是實現全屋裝修的最佳方案,包括設計前置、裝修一體化、工業化生產。在做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現場遇到的各種困難都會成為我們下一個解決技術方案的項目。
關于空間整體設計的幾大板塊,當前我們不敢強推客戶必須是裝配式,因為目前還接受不了,本來用幾十塊錢,結果要用百八十塊。所以我們給客戶的整體裝修解決方案是基于現場勘察之后給客戶進行剖析,哪部分可以用裝配式干法施工,哪部分保留傳統的濕作業,因為未來目標是指向高性價比的產品。
目前應用最多的是地墻系統,吊頂還在傳統層面上。全生命周期管理本來應該是精細化,設計的搞設計,部品生產的搞生產,搞施工的搞施工,但是在產業還沒有很標準化成熟的情況下,不一攬子做就沒有辦法很完美很放心的交付給客戶,這就是我們的痛點。
但是接下來一定不能很笨的干,所以必須得形成標準化的輸出才可以形成規模化的量產,這就是全生命周期的無奈,因為各做各的,各有各的體系和產品,五花八門。
產品研發精準化,現在搞裝配式快裝的非常多,短短的兩年當中據說有接近1000家公司進入到裝配式領域。
重點說一下我們在技術核心這塊的內容,因為一個企業沒有技術是不行的,因為我們就是從施工技術做起的,從地底下打樁做到地面主體,從外裝做到內裝,整個痛點和毛病,當中的技術問題、工人問題都是我們經歷過的。
為什么我們把連接、調平、標準、集成、高效作為技術的核心。首先連接,我認為當前裝配式裝修口號喊得非常響,但是它的環保效應遠高于它的經濟效應,因為我們對于材料的浪費減少了,對于一些有毒有害氣體材料的應用減少了,我們做的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二是調平系統。它的最終指向是要省材料,并且便于安裝,就是原來一個師傅可能一天裝十來平,可是經過我們整個技術開發調平系統研發之后,一天可以裝五十平、六十平,提高作業能效。
我們在整個部品標準化的建設上要從設計端開始,設計要前置,它也顛覆了我們傳統業務的流程。
墻面調平系統和地角線系統的開發,結構件、開模都是我們自主研發,解決處女作過度苛刻的問題。傳統的地角線說安就安上去了,但是我們為什么要自己安一個地角線,因為我每次打掃衛生的時候特別煩柜子和地角線不齊平的問題,這些小的細節我們都進行了處理。
各家專利都在為這個行業做貢獻,做努力,但是如果我們和客戶說我們有多少專利會買你賬嗎?根本不買賬,客戶最后就是看完成得漂亮不漂亮,東西好不好,價格省不省。內核的東西我們必須得做,但是客戶關心的不是這個,就像我們買手機就關心價格怎么樣,好不好看,至于里面的構件是怎樣的客戶并沒有那么關心。
裝配式建筑是中國未來主流的建筑模式,裝配式內裝是中國未來的主流內裝模式。我們做裝配式裝修的頭部的企業,很多部品部件都是出口日本、德國、歐美的,所以我們應該給自己鼓個掌。
傳統的狀態下完成一個項目是設計、圖紙化、現場施工管理。裝配式的合作流程有所變化,我們會形成自己的標準部品庫,這是一件大事,因為現在各家用的面材、系統、構件,你有一千個,他有兩千個,現在還沒有形成協同,如果將來有一個標準化,都上傳到庫中,這才是信息化管理的根基。
所以我認為這是裝配式內裝未來發展的必然,大家把東西標準化的放到這兒,放到這兒之后設計就不叫設計了,設計只完成兩件事,選模塊,然后進行拼組。說它是搭積木把它形容得很簡易了,如果說是組裝手機、電腦又說得深奧了,所以我們的空間產品既比搭積木復雜一點,但是又比組裝手機簡單很多,不是什么很高精尖,設計選拼好后給廠家發貨,然后進行現場裝配,這四大部分都可以衍生成很精細化的發展,比如專門出標準的,專門研發部品的,專門設計的。
產品是內核,起碼當前大工業化生產是所有這個行業的人都盯準的一塊肥肉,整個市場的容量非常大,目前大家還不存在競爭關系。我們的體量也還遠遠的不夠,干了三五年的都不敢稱是行業老兵,這個行業就是新行業,可以全推倒了重來。
來源:億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