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從來沒有橫空出世的運氣,只有不為人知的努力。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即使是豬,也要做最勤奮的那一只;即使是咸魚,也要做最不閑的那一條。
2018年7月9日,河姆渡優質品牌供應商小米在香港成功上市。
銷售額從0到1000億,小米用了8年。
8年前,雷軍提出要用互聯網方式做手機時,幾乎沒有人看好。
但就在這種情況下,小米的13個創始成員手捧一碗小米粥,開啟了這條漫漫創業路。憑借“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極致產品體驗,小米圈了一大批米粉,并在智能手機領域分了一杯羹。2014年,小米以450億美元估值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科技初創企業。
但就在外界開始認為小米模式完勝的時候,它突然在2016年跌落谷底。外有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雙面夾擊,內有華為、OPPO、VIVO等國產手機迅速崛起,小米似乎已經難回巔峰。
轉折再次出現,一年后,小米憑借鐵人三項——硬件+互聯網+新零售三駕馬車并頭齊驅,使得小米又從一片唱衰聲中爬了回來。
7月9日上午9點28分,雷軍在港交所一聲鑼響,宣告小米正式上市。雖然估值不及預期,但對于創業僅8年,并且還是在手機這個“血海”當中殺出一條出路的小米來說,這已經算是個階段性的成果了。
如今小米走到了聚光燈下,它的任何一個動向都受到用戶和資本市場的極度關注,成為一個超級IP,自帶流量光環。
與此同時,同樣披荊斬棘了8年甚至10年之久的弱電行業,因其自身產業屬性,或許是產業互聯網浪潮下最不起眼的一個領域,但其為社會帶來的整體變革、生活和工作環境的改變卻不容忽視。
也許有人不知曉弱電,但弱電已經來到每個人身邊。
就像再小的動作都逃不過智能安防攝像頭的眼睛,它們可以觀察、聆聽和感知周圍環境,當識別出壞人時,會自動觸發警報;視頻輔助裁判讓運動競技場上少了因裁決不公而令運動員失去獎牌的情況……
再回顧以前,無論大病小病,只要去了醫院,就得耗上一天的時間,現在,AI問診的出現,打破就診空間和時間的瓶頸制約,實現足不出戶輕松掛號、預約、咨詢、問診,甚至可以上門診療等,便利不只一星半點。
科技的變革,最終都將改變生活。如果說小米是靠智能硬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那么智能行業則是靠革自己的命,在弱肉強食的資本市場中博得一席之地。河姆渡(homedo.com),便是傳統行業走向產業互聯網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參與者、破局者。
近幾年,弱電系統集成商的日子過得不容易,中標越來越難,成本越來越高。弱電系統集成行業早已不是藍海,也不是紅海,而是血海。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路該如何抉擇?
河姆渡創始人華建剛曾指出,弱電行業想要立足腳跟,長足發展的五個方向:
1、變小——先考慮活下去,該砍的砍,該壓的壓。做企業,歸根到底是利潤,不是面子,把非贏利、不增值的部分割腕斷臂,縮小公司規模。小有小的優勢,成本低,機動又靈活。縮小了,那就換種做法,四兩撥千斤,做產業鏈的資源整合者。
2、變專——弱電系統涉及面廣,是現代信息、通信、控制技術的綜合體。只有專注,做自己專長的事,企業才能成功。越專注,越專業,資源就越集中,企業的競爭力才能凸現。
3、變實——企業要生存,就得既重市場又抓內控。對人事管理、項目現場、資金盤活、材料采購等容易出現的損耗點,逐一評估排除。夯實核心隊伍,人實才是實,經營才踏實。
4、變身——行業身處“洗牌大戰”,企業均會奔赴戰場,誰是獲勝者?不妨考慮變身,變則通,通則達。變身術一,傍大款,投奔有實力、有資源的公司;變身術二,推行合伙人制,進行股份改造,引進能人;變身術三,產業聯盟,抱團取暖,化弱為強。變身先變腦,互聯網時代不是單打獨斗,而是聯合艦隊。
5、變強——任何時候,都有如魚得水、風聲水起的強者,之所以強,是因為早就布好局,站好位,儲好勢。市場艱難,方是強者愈強時。收編人才、技術與項目,彎道超車不是夢。
弱電系統集成行業的前途是光明的,但任何光明之路,往往是曲折的。洗牌是為了好牌,好牌方能打出大牌。我們處在顛覆與重構的時代,不是對手打敗我們,而是趨勢打敗傳統。未來的弱電行業,需要我們勇于抉擇,善于抉擇。
河姆渡(homedo.com),作為國內首家從事“互聯網+智能建筑”的企業,用先進技術與創新模式,打通集成商、工程商、企業主、施工方等上下游壁壘,搭建一個開放、互通、多元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幫助用戶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升級服務。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我們祝福小米!祝福雷軍!
同樣祝愿智能建筑產業所有奮斗者,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