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上的享受,恰恰智能電視能夠提供豐富的娛樂方式,于是迅速紅遍了大江南北,那么智能電視哪個牌子好?智能電視選購有哪五大誤區呢?下面河姆渡智能建筑小編就給大家分享選購智能電視攻略及選五大誤區盤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選購智能電視攻略
買智能電視屏幕是關鍵:
隨著電視進入智能時代,視頻信號的來源越來越高清,一般的液晶顯示屏已經很難滿足高清播放需求,因此屏幕分辨率的高端是判斷電視好壞的重要指標,4k顯示屏會逐漸成為主流,另外品牌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國外的4k技術比國內的更加成熟,進口屏幕下,日本屏最好(夏普啦)、韓國屏幕其次(LG啦、三星啦~)但比較常見。
智能電視接口很重要:
智能電視不僅僅是電視,它還能提供游戲、音樂等各方面的服務,因此接口很重要。
USB接口和HDMI普遍都有,最好的是USB3.0和HDMI2.0
速度更快,接口更高級。SD卡槽主要是為了直接插相機的SD卡播放圖片使用。有單反的家庭要考慮這個功能。
買智能電視芯片品牌CPU很重要:
這一點大家要注意,CPU是智能電視的核心,關乎智能電視系統運行的速度,很重要。就和手機的電腦一樣cpu是電視的靈魂,沒有好的CPU智能電視就會變得卡頓之類的。
智能電視動態畫面技術:
動態畫面的處理芯片。大家知道,液晶電視存在拖尾,這種畫面補償的技術,很多電視企業都有使用。有些低端產品沒有。務必要有啊,不然看球賽的時候拖尾的畫面可是很難忍的。
智能電視內存和閃存:
內存主要是用戶處理數據的存儲,內存越大越好,越大越流暢。
閃存的用處就是存儲APP、視頻圖片或者音樂文件,相當于電腦硬盤。一般最低8GB;最高現在已經達到32GB啦。
買智能電視能耗也需要考慮:
說明電視的省電性能。一般50?嫉縭擁哪芐Ф莢?2級。3級能效的普通產品慎買,可能是比較老的機型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4K顯示本身比較耗電,3級能效也算是常規能耗。
Wifi是雙頻還是單頻:
雙頻的wifi相當于在單頻信號的通路上,增加了一條通路。如果您家網絡設備多的話,雙頻的wifi功能就顯得很重要了。一般咱家里三口人就得三四臺手機,一個臺式機,一個筆記本,一個pad,一臺電視.....
智能電視是否有藍牙接收:
藍牙音箱、藍牙耳機等,如果電視有此功能,都能連接上,尤其是夜里看球賽的時候,配個藍牙耳機,自己在客廳里High的情況是可以有的。(不然就只能暗搓搓的默high了~)
智能電視遙控器:
首先問問你使用的遙控器是不是標配,很多品牌的智能遙控器是要單獨購買的。另外,沒有基本功能的遙控器和空鼠遙控器,雖然很Cool,但是考慮到電視是家庭用品,老人很難掌握,還是要慎重考慮。普通的帶有方向鍵、數字鍵、靜音鍵、頻道加減鍵、設置鍵的遙控器還是最好的。當然凡事無絕對,如果把新科技和老按鍵融合到一起,那絕對就是最好的設計了。
買智能電視系統也很關鍵:
智能電視說開了就是一部以播放視頻為主的電腦,既然是電腦操作系統當然很重要,時下主流智能電視操作系統都是基于安卓系統開發的,有些系統兼容性很強,有些系統因為是定制的兼容性會差點,我們要盡量的選擇兼容性比較好的系統,這樣方便裝第三方應用來擴展自己的電視。當貝應用市場很不錯,當貝市場提供上千個APP免費下載,是智能電視的好伴侶。
選購智能電視的五大誤區
誤區一 非4K超高清智能電視不買
現在4K電視紅得發紫,4K電視成為了不少用戶的購機首選。甚至有一些準備新購機的用戶,抱著一步到位的思想來購機,非4K電視不要,十分執著。這就是今天我們提到的第一個誤區--買電視一定要4K超高清。那么在現階段,4K電視是否適合所有的用戶呢?4K電視實際上所指是電視的物理分辨率,只要達到3840x2160分辨率的電視,都可以被稱之為4K電視。相比傳統的1080P全高清電視1920x1080全高清分辨率,在4K電視的超高清分辨率支持下,電視的清晰度提高了四倍之多,畫面更加精細。而在各大電視廠商狂轟濫炸般的宣傳中,我們也能看到,4K電視被標以旗艦、高端產品這樣的稱號。仿佛現在不買4K電視,就會落伍,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其實作為消費者來說,應該擦亮眼睛,不能被廠商或者電商的宣傳所迷惑。如果是對畫質追求極致的用戶,那么不妨選擇4K電視。片源不足目前還是個很大的問題,而一些品牌的4K電視則加入了4K頻道和4K專區等內容,可以讓用戶觀看到在線4K節目,也是一種折中的解決片源不足的方法。我們給出的建議是,不要盲目追求購買4K超高清電視。如果用戶平時僅僅觀看一些1080P全高清影片,那么就完全沒必要選擇4K電視。4K電視價格相比傳統電視高很多,因此多花錢卻沒有享受到高畫質體驗,那么就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誤區二 盲目追求多核智能電視
智能電視由于帶有智能系統,因此就需要有完善的硬件支持,也就是說在智能電視中,和PC一樣,是有著中央處理器CPU、內存、內部存儲空間等一些硬件存在的,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完整的智能電視系統,并且正常運行,讓用戶再安裝各種應用程序和游戲。但是我們發現,有一些用戶在購買電視的時候,受到廠商宣傳的影響,很多都準備購買四核、八核甚至是十核電視,仿佛如果不是這樣多核心智能電視,速度就很慢,無法滿足用戶的日常使用需要。
這也就是接下來我們談到的第二個誤區,也就是盲目的追求多核高配置的智能電視。智能電視的硬件配置確實重要,但是像一些八核心甚至是十核處理器,并非是人人都需要的。一味追求過高的配置,并不是明智的選擇。用戶還是應該從自身的實際使用需求來出發,目的明確的選購。比如平時僅僅是用來上網瀏覽網頁,或者觀看在線視頻,玩玩《斗地主》這樣的小游戲,那么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普通A9單核處理器或者雙核處理器就足夠使用,完全沒有必要選擇配置太高的智能電視。而如果用智能電視來玩《狂野飆車7》、《現代戰爭4》這樣的大型游戲,就要選擇硬件配置較高的智能電視。比如配備了四核CPU+四核GPU的產品,這樣多核CPU負責數據處理,多核GPU則負責圖形渲染和3D處理,因此可以確保3D游戲的流暢運行。
此外,在機身存儲空間方面,有的用戶非??粗兀胍徊降轿毁徺I16GB、32GB機身內存的智能電視。實際上,機身內置超大內存的機型,性價比并不高,雖然看起來是一步到位,但是多花的冤枉錢,確實是不值得的。其實對于這種情況,完全可以通過SD卡插槽來進行擴展。以京東商城為例,一線品牌的32GB品牌SD卡僅售99元,和直接購買同型號高配置版的電視相比,要實惠很多。
誤區三 智能電視尺寸越大越好
現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在逐漸提高,在購買電視的時候,經常會陷入尺寸的誤區中。其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就是一味的追求大屏幕,認為屏幕越大越好,才能有著出色的效果。毫無疑問的是,這種想法看起來似乎有道理,實際上卻并不是想當然的這么回事。對于應該選購多大尺寸的電視,其實里面也有著很多學問。
現在市場中主流尺寸在42英寸-55英寸之間,用戶選購多大尺寸的電視,應該根據客廳的空間大小而決定。也就是電視距離觀看者的實際距離,這個距離過遠或者過近的話,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比如說觀看距離過近,容易造成用戶視覺上的疲勞,而且畫面會產生輕微的顆粒感,變得不太真實。而如果觀看距離過遠,畫面中的細節就會丟失,用戶觀看電視的時候,一些字幕等較小的字體就會出現看不清等不良情況,從而影響用戶的觀看。
那么究竟如何才是正確的方法呢?其實電視機和觀看者的距離非常重要,用戶購機的時候,應該根據自己家中客廳空間大小,即觀看位置距離電視的直線距離為準。這里有一個簡單的計算公式:液晶電視的最佳觀看距離=液晶電視屏幕對角線x0.0635。舉個例子來說,比如50英寸的液晶電視,計算結果為55x0.0635=3.4925米≈3.5米。那么對于選購55英寸電視的用戶來說,3.5米的距離就是最佳觀看距離了。當然了,我們也可以根據距離來推算適合選擇多大尺寸的電視。比如觀看距離為3米,那么用3÷0.0635=47.244≈47英寸,那么不妨就可以購買47英寸的電視最為合適。當然了,大家也不必過于嚴格的按照尺寸對號入座,比如距離在2.6米左右,那么選擇40英寸或者42英寸電視則都可以。
誤區四 智能電視代替電腦使用
有一些用戶有著這樣一種觀念,他們認為,購買一臺智能電視,用它來取代電腦的功能。這種想法,看上去很美,實際上,卻有著很多的弊端,用智能電視是無法取代電腦的,就像平板電腦無法取代筆記本的道理一樣。一般情況下,用戶使用智能電視是時候,上網、玩游戲都是比較常見的操作。下面,我們就針對上網和游戲來進行一番分析。
在上網方面,目前絕大多數智能電視確實都具有完善的瀏覽器功能,不僅支持普通的網頁瀏覽,甚至還支持像HTML5、Flash硬解碼這些新技術。看起來似乎和在PC中上網并無兩樣,其實區別很大。一些網絡瀏覽器雖然在功能上可以完美支持上網瀏覽等功能,但是比如使用50英寸這樣的大屏電視上網,即使是外接鍵鼠,使用起來依然是非常不變,因為電視特性決定,不適合當做顯示器使用。試想如果上網瀏覽網頁,由于屏幕過大,上網時候要時不時的左右環顧才能看全整個頁面,離屏幕太遠的話,又會看不清屏幕的內容。除此之外,電視機的亮度比顯示器高,長時間觀看文字性的內容,會造成視覺疲勞,用戶體驗也很差。因此,上網只是智能電視的一個附加功能。
再來看看智能電視的游戲功能,除非是像一些品牌推出的專屬游戲電視,具有很多大型3D游戲。絕大多數品牌智能電視在游戲功能方面,并不是十分完善,僅有少的可憐的大型3D游戲可玩。這是因為,由于安卓智能系統的限制,以及電視處理器GPU的性能所限,因此3D畫面表現方面并不具有優勢。和電腦中的3D顯示效果相比,還是有著極大的區別。而且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很多PC平臺中的游戲,并沒有相應的安卓版存在,因此玩游戲的用戶就會大失所望的。所以,想要用戶智能電視來取代PC,還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
誤區五 買智能電視就要帶3D功能
用大屏電視觀看3D影片,絕對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無論是不閃式3D還是偏光式3D,在廠商的宣傳中,都達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平。效果絕對震撼、立體感極強,畫面撲面而來,整體非常不錯,可以讓用戶安坐家中,就能體驗到IMAX影院級的震撼效果。一時間,很多用戶在購買智能電視的時候,甚至出現了不帶3D就不要的情況,那么3D功能真的是非常重要嗎?
一般情況下,配備了3D功能的智能電視,和同尺寸非3D智能電視來說,都有著數百元甚至更多的差價。當然在這里我們不是討論哪種性價比更高,而是從用戶實際的使用角度出發來分析。如果用戶購機后,主要是給家里的老人或孩子使用,那么3D功能就不是必備的。老年人視力狀況都不太好,在佩戴老花鏡的情況下,再佩戴3D眼鏡,無疑是一種負擔,讓觀看3D節目變成的一種累贅。而小孩子正處于成長發育階段,根據科學研究發現,如果經常觀看3D節目,對視力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此外,3D片源不足問題,也一直沒有得到解決。雖然有的智能電視內置的正版視頻播放平臺中,提供了一些在線3D節目。但是很多節目都是內容都十分陳舊,還是一兩年前的老片,更新非常緩慢。也許有的用戶要說,不是很多3D電視都具有2D轉換3D功能嗎?這一點倒是可以肯定,但是經過轉換后的3D影片,在實際播放效果方面,相比原生的3D影片,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3D效果也不太理想,只是廠商宣傳的噱頭而已。所以說,購買3D電視應該因人而異,并非人人都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