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的人類智慧碰撞與極致追求,被英國《衛報》稱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港珠澳大橋于10月24日9時正式通車,標志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進入半小時時空圈。大橋的建設,凝聚著無數設計師和施工人員的智慧和汗水,展現了中國最高的工程水平!請把贊美和掌聲獻給大橋的建設者們!他們用汗水和青春鑄就這座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向全體偉大的建設者致敬!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建筑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也是最長的跨海大橋。在大橋的建設過程中,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創造了400多項新專利、7項世界之最。它被英國衛報評為“新的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在這其中
照明科技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港珠澳大橋全橋夜景照明分為兩大部分:功能性照明和主橋的裝飾照明。全橋的夜景設計注重波瀾起伏的韻律感,連綿起伏宛如一串美麗的珠鏈鑲嵌在大海之上,三座通航孔橋似粒粒“珍珠”,海中兩座隧道人工島宛如一對“璧玉”,夜景照明燈光點綴“珍珠”和“璧玉”,與大橋總體設計文化理念“珠聯璧合”相吻合。
功能照明
港珠澳大橋所用的LED路燈、LED隧道燈、LED景觀燈、LED檢修照明燈和LED可變信息情報板等產品,由上海三思全線量身定制,共計近30000套(臺),這是國內乃至全球道路橋梁照明體量為數不多的標志性工程。其中的陶瓷散熱技術和反射式發光技術多項獨特創新技術應用到了大橋的LED
照明產品上。
其中,黑科技LED陶瓷
模塊化路燈便是大橋主體橋梁工程的主要照明燈具,安裝完成后將成為這座世界最長跨海大橋的暗夜之眼,點亮璀璨長虹。
LED陶瓷模塊化路燈脫胎于國家“863”項目成果,采用自主專利的大功率LED照明單元,標準模塊搭配獨特透鏡設計,陶瓷散熱材質配合蜂窩式對流散熱技術,使LED路燈的壽命和維護效率都有了質的提升與飛躍,被稱為路燈中的黑科技。
反射式發光技術也是國家863計劃重點課題研究成果,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朗伯體光型分布和三維反射腔體設計,進一步提高燈的反射效率和出光均勻度與舒適度。見光不見光珠,亮堂又不刺眼,為隧道通行提高安全保障。
除此之外,還在其他應用方面進行了開創式設計和應用
● 弧形設計
海上多鹽霧,強勁臺風經常光顧。弧形設計不僅可以減少鹽霧、灰塵積累進入到燈體內部損傷零部件,最重要的是提高了防風等級,可以對抗16級臺風。
● 鋼鐵鎖舌
為了進一步提高情報板的防鹽霧、抗紫外線及耐高低溫的等級,采用多項新技術、新材料,僅鎖舌一項,就為大橋定制了鋼鐵型產品。
● 取消開孔,保證散熱
LED路燈頂部不設開孔。在利用陶瓷散熱技術使熱量充分散失的前提下,去掉頂部開孔,又可防止鹽霧水汽內侵,提高LED路燈可靠性。
● 透鏡定制
在滿足照度均勻的條件下,極力提高亮度均勻性,消除斑馬線效應。
● 防腐噴涂
加強型防腐噴涂,更耐用,細節處見用心。
● 系統
燈具亮度需求從0到100%進行亮度調節,更加節能環保。夜景照明集遠程集中控制、自動控制及手動控制相結合,可根據需要調整開啟時間和區段,并對燈光色彩和燈具狀態進行有效監控。
● 高功率因數
路燈和隧道燈的功率因數都大于0.98,減少電網負荷。
● 單燈控制
搭建數據處理、可視化平臺,準確的對每盞燈具運行狀況進行監管,故障自動反饋,高效便捷。
照明控制系統
如此規模的燈光照明系統是如何控制的?
據介紹,港珠澳大橋交通工程系統通過三維建模技術,監控中心把整個港珠澳大橋進行了1:1三維模擬,并通過上萬個傳感器實現了對整個港珠澳大橋所有機電設備的實時監控。
所有的交通工程的設備和線路都在這個監控平臺的監視范圍之內。監視點超過十萬點,點擊某個設備,可以直接跳轉到三緯模型里面,就直觀的看到這個設備的一個狀態和一個實時狀況。
不僅可以實時檢測到大橋所有機電設備的運行情況,一旦出現電路故障,全自動的維護系統將第一時間提醒工作人員進行精準化的故障排除
解決方案。
電線電纜
大橋箱梁的下部就是大橋的綜合管廊,整個大橋所有的電纜以及機電設施都安裝在綜合管廊之中。進入管廊,一條貫穿大橋全線的機電電路工程綜合體系整齊的排列于管廊內部。而在線路的最西端,一座港珠澳大橋專用變電站正在為大橋的各種燈具提供源源不斷的電力保障。
橋有多長,電纜就有多長,按照兩個回路計算,各種型號的電纜總長60公里左右。這些電纜出廠前都要經過嚴格的檢驗,然后被纏繞在大小不等的電纜盤上,裝上載重卡車,通過200多趟次的長途跋涉來到港珠澳大橋施工工地。
橫躺在架子上的電纜,每隔一段會有一處
接頭,將整座大橋30公里的電纜連接在一起,給大橋傳輸
電源。據介紹,根據大橋的需要專門定制的35KV、400平方毫米單芯大截面動力電纜,在環保等性能方面要求非常高,國內能生產的廠家鳳毛麟角,無錫遠東電纜有限公司參與建設。同時,上海愛譜華頓
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也參與了弱電系統的供應。
在此,特別感謝所有為港珠澳大橋照明建設做出貢獻的企業,為國添光,為你們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