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智能制造中心發展趨勢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在北京發布,該報告基于對全球50個重要智能制造中心城市的詳實統計和大數據分析,全景展現了世界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態勢,以及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的巨大潛能。
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潛力榜最終結果顯示,美國紐約、中國上海、美國舊金山、英國倫敦、中國深圳、美國洛杉磯、日本東京、中國蘇州、美國芝加哥、中國天津位列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潛力榜的前十名。
在智能制造涉及行業數量排名中,天津以26個行業高居世界首位;在智能制造產業結構合理性方面,天津以84.89%的產業結構穩居全球第一,顯著高于樣本整體產業結構的75.2%;在智能制造專項扶持基金方面,天津設立了總規模100億元的智能制造財政專項資金,比第二名的紐約多出了27億元。
從榜單結果顯示的整體實力看,中國城市智能制造平均指數為0.4387,稍低于樣本平均水平0.4642,遠低于國外城市平均水平0.4842。美國所有樣本城市均高于平均水平,中國22個樣本城市中僅有6個城市高于平均水平。
從榜單數據看,中國整體智能化水平較低,與國外水平相比有待提高,但在細分領域,一些中國城市在世界排名中占據了一席之地。比如,在智能制造相關專業機構數量方面,北京(286)以微弱優勢領先紐約(282),上海、重慶、天津和廣州也進入榜單前十。在智能制造企業數量方面,蘇州以高達6653的智造企業數量居全球第一。
榜單顯示,中國城市在產業融合度上表現較好,這與中國制造業覆蓋了全世界所有產業門類直接相關。世界智能制造產業融合前十分別為:中國上海、中國天津、美國舊金山、中國蘇州、美國紐約、中國武漢、美國洛杉磯、中國北京、中國鄭州、中國合肥。
從《中國智能制造產業園區地圖》中看到,智能制造產業園分布呈現出兩條縱貫南北的產業帶,鏈接了經濟較為發達地區的重要制造業城市。其中,中部產業帶以“北京-天津-濟南-鄭州-武漢-長沙-廣州-佛山-深圳”為線,東南沿海產業帶則以“連云港-鹽城-合肥-南京-蘇州-上海-杭州-寧波-莆田-廈門-汕頭-深圳”帶狀分布。其中,智能制造產業園區數量超過10個的城市達到15個,這些城市將成為未來中國智能制造領域的排頭兵。
智能制造的發展,是離不開科研、人才和學術研究的智力支撐。根據榜單顯示,在智能制造發展最為重要的科研水平上,國外城市較為領先。
在智能制造業技術人才方面,全球50個樣本城市平均制造業技術人才數量為53.5萬人,僅有22個樣本城市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中國樣本城市平均人才數量為47.7萬人,遠低于國外樣本城市平均人才數量58.1萬人。具體來說,智能制造業技術人才倫敦最多,北上廣深擠入前十。
在智能制造重大期刊學術論文數量方面,紐約和倫敦分別以303萬篇和298萬篇遙遙領先于其他城市,中國城市表現不佳,僅有北京位列第十名。
來源:中國工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