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化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交通、能源、醫療和教育等方面的智能實踐和應用效果已經逐步顯現。未來,這將成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終目標是方便老百姓的生活。
智慧照明實現節能減排+遠程管控
智慧照明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應用城市物聯網技術、電力載波技術等將城市中路燈聯系起來,形成“物聯網”,并利用計算等信息處理技術對海量感知信息進行處理和分析,對包括民生、環境、公共安全等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化響應和智能化決策支持,使得城市生活照明更智慧。
城市照明行業的加速發展,使得照明設施數量大幅增加、照明控制要求更加復雜,只有通過路燈智能控制系統才能實現城市照明的精細化管理。智慧照明采用LED路燈+“物聯網”單燈智能控制系統,每一盞燈具有唯一編碼,對應相應位置,采用“物聯網”手段將每一盞燈的信息引入到照明設備網絡中,以此創新建立一套能夠覆蓋整個城市路燈的信息系統,從而徹底改變路燈落后的管理水平。路燈和燈桿在城市里密集分布,具有方便組網、取電的優勢,將來成為“智慧城市”建設不可缺少的感知層的數據載體,后續還可根據需求擴展其他功能,如信息發布、環境監測、城區廣播、應急呼叫、智能充電、無線WIFI等。
政府+企業 合力推進智慧化建設
伴隨著國內城鎮化的推進以及隨之而來的道路交通改造升級和城市市容市貌的改造,城市道路照明及城市景觀照明行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其市場規模也將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智慧城市建設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建設工程,傳統的政府為主模式不能滿足投資需求,需要更多市場力量、社會力量來參與,將市場機制引入“智慧城市”建設已經成為必然選擇。很多企業也朝著“智慧城市運營商”的角色在進行轉變。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模式”(即EMC模式)對全國各城市路燈進行節能減排改造與照明管網智能化管理建設。合同能源管理是國務院、發改委等部委為全國節能減排工作推廣的一種新型管理服務模式。此項業務由節能服務企業出全資對城市路燈照明進行節能改造,并在合同期內負責無償維護,以節能產生的效益,逐年共享方式獲取合理利潤的一種形式。
“智慧城市” 的建設和運營主體應該是誰?
據了解,很多試點城市都走過一段彎路,前期的“智慧城市”建設普遍存在設計分散、各自運營的特點。部門與部門之間、系統與系統之間由于標準、技術、體制機制等問題很難成為協同的整體,這讓“智慧城市”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大打折扣。實踐證明,“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引進更多社會力量一起參與,采用聯合建設、運營的多元化發展模式。
“
智慧城市”是無數“互聯網+”的疊加,互聯網+交通、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養老……這些都加起來才能形成“智慧城市”的龐大系統,惠及整個城市的老百姓,重構整個城市的產業,讓城市管理也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