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逐漸邁入
智能化發展道路。隨著物聯網應用的日益廣泛,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利用虛擬的模型來優化流程、產品及服務的想法被付諸于實踐。而隨著具有更復雜的仿真和建模能力、更優秀的互操作性及IoT傳感器,以及電力系統可視化的數字化仿真平臺和工具的廣泛應用,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創建更精細、更具動態感的數字化仿真模型的重要性,這也就促使了“數字孿生”這一技術的誕生與發展。

數字孿生,是一種物理系統、資產或流程的數字仿真技術,它通常與物聯網技術配套使用。由于數字孿生技術在提高生產效率、優化供應鏈、改變預測域維護、有效緩解交通擁堵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在近年來,隨著市場的發展,該技術在我國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
智慧城市、大數據醫療、航空航天、智慧政務等多個領域。未來,在物聯網技術的支撐下,國內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加快布局數字孿生行業,其應用領域也將進一步擴大,發展前景大好。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數字孿生技術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報告》顯示,數字孿生技術屬于新興產業,在市場上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其中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數字孿生技術成熟度相對較高,應用領域也較為廣泛,而中國仍處于起步階段。
近幾年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并且在機械制造、航空航天等行業發展的刺激下,以及國家利好政策的助力下,我國數字孿生技術市場發展迅速,市場規模已經從2014年的27億元發展到2019年已經突破百億元,達到105億元左右,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1.2%,且在未來隨著市場的持續發展仍有較大增長潛力。
從企業角度來看,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快布局和發展數字孿生技術,大致分為從事技術研發的企業、從事技術咨詢的企業以及提供技術應用的企業這三種類型。其中從事數字孿生技術研發的企業主要有西門子、通用電氣GE、達索等國際公司,以及航天云網、樹根互聯、上海優也等本土企業;從事技術咨詢的企業主要有等德勤、埃森哲等國際公司,以及安世亞太、上海優也等本土企業;而提供技術應用的企業主要有空客、Volvo等國際公司,以及比亞迪、三一集團、中船重工等本土企業。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作為一種物理系統、資產或流程的數字仿真技術,數字孿生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智慧城市、大數據醫療、航空航天等領域,市場呈現出高速發展態勢。在此背景下,我國本土數字孿生企業數量不斷增加,涉及到的領域也得到進一步拓展,數字孿生技術發展前景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