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电影天堂网,欢乐斗地主经典老版,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三级,中国xxxxxl19免费视频

返回首頁

網站導航
資訊首頁> 熱點推薦 > 中國通信運營商發展史

    中國通信運營商發展史

    熱點推薦2018年08月16日
    分享

    中國運營商的誕生


    中國真正有“郵政”的歷史起源于……


    等等!我的文章不是關于電信運營商的嘛,怎么扯到郵政上面去了?


    話說,很久很久以前,我們并沒有手機這樣的無線通信技術,所以只能靠烽火臺、飛鴿傳書、驛站進行通信。



    古裝劇里面的八百里加急,大家肯定都聽說過的吧?


    所以,“信件”就是早期的標準通信手段,而負責送信的政府機構,就是“運營商”的雛形。


    好了,我們繼續。


    雖然我們一直都有送信的驛站,但是都不屬于現代意義上的“郵政服務”。


    我國真正的郵政歷史,起源于1896年,也就是清光緒二十二年。


    1896年的3月20日,由北洋政府總理大臣李鴻章奏章光緒皇帝批準,在北京正式成立“中華大清郵政”,由英國人督辦。


    至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全國各地紛紛成立了郵務分局,初步形成全國性的郵政網絡。


    大清郵政的“工作服”


    話說,1876年電話被發明,1895年電磁波無線通信被實現,但這些“高科技”都沒有很快進入中國。


    直到民國的時候,我們終于開始接觸到“先進的通信技術”。


    1912年(民國元年),由丹麥人在中國天津至北京間架設單鐵電報線路,首次使用莫爾斯人工報機拍發電報成功。


    1916年(民國五年),還是丹麥人,通過電報線路使用磁石電話實現通話。


    至此,我們才算有了電信的雛形。


    在那個時候,我們的電信和郵政其實還屬于不同的部門。郵政屬于“中華郵政”,由國民政府直屬。而電信,屬于國民政府的交通部管轄。


    民國郵政的郵票


    命途多舛的郵電部


    新中國成立后,1949年11月1日,“郵電部”作為一個國家機構宣布正式成立。


    1951年9月25日,人民郵政和電信統一納入郵電部,郵政、電信才實現了第一次合并。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全國縣以下郵電全部劃歸當地政府管理,歸口交通運輸。


    1967年,郵政與電信分家,郵政仍歸口交通運輸,而電信劃歸當地軍分區領導。


    1969年6月,郵電部被撤銷,分別成立郵政總局和電信總局,大搞微波、電纜通信工程。


    1973年6月,郵電部恢復。郵政和電信進行了第二次合并,又統一歸國家郵電部。


    六七十年代的郵電局


    動亂的年代結束之后,我們迎來了改革開放。


    那個時候的中國,電信基礎設施非常落后,管理也非常落后。安裝電話要批條子、找關系、走后門,即使交了幾千元甚至上萬元安裝費,往往也要等半年才能裝上。


    使用老式交換設備的話務員


    那個時候,打電話可不容易


    整個通信行業,和中國百廢待興的其它行業一樣,都期待改革。


    與此同時,西方發達國家迎來了移動通信的高速發展,GSM和CDMA相繼問世。


    隨著技術的發展,國際運營商也悄悄發生變革。


    80年代,“英國郵政”脫離政府序列、組建“國家郵政公司”之后,世界各國郵政領域都開始了政企分開的改革。


    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中國的改革序幕也即將拉開。


    大刀闊斧的改革


    1993年9月19日,我國第一個數字移動電話通信網在浙江省嘉興市開通。


    1994年,原郵電部部長吳基傳打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GSM電話。


    吳基傳


    1994年1月12日,吉通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吉通)電子工業部發起成立,主要由電子部系統的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參股組建,包括彩虹集團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國投電子公司等。


    1994年7月19日,中國聯合通訊有限公司(中國聯通)經國務院批準,正式掛牌成立。聯通是由電子工業部(原機電部)、電力部和鐵道部共同組建的,它們想要獲得基礎電信業務特許經營權。


    聯通成立


    1995年4月,電信總局以“中國郵電電信總局”的名義進行企業法人登記。其原有的政府職能轉移至郵電部內其它司局,逐步實現了政企責任分開。


    1997年1月,郵電部做出在全國實施“郵電分營”的決策。


    1997年,北京電信長城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電信長城)成立,經營800M的CDMA數字移動通信網。


    1998年3月,第九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具有悠久歷史的郵電部被分拆。在原電子工業部和郵電部的基礎上,成立了“信息產業部”,主管全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通信業和軟件業,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信息化。


    1999年2月,信息產業部決定對中國電信進行拆分重組,中國電信的尋呼、衛星和移動業務被剝離出去。


    其實,1998年9月,中國電信的全國尋呼業務已經被剝離出來,單獨組建了國信尋呼集團公司」。


    曾經風靡全國的尋呼機(BP機)


    1999年5月20日,“國信尋呼”帶著比聯通多出兩倍的凈資產和一大批經驗豐富的管理技術人員,成建制并入聯通。


    這里要多說幾句,當時的聯通,可以說是“相當寒酸”。


    成立之初即被給予厚望的“聯通”(連基辛格都被請來當“顧問”),因為各方面的原因(資金缺乏、人才缺乏、管理缺乏),發展一直都不盡如人意。


    苦苦煎熬了4年,截至1998年年底,聯通的凈資產只有23億元(4年前注冊資金10億元),資產負債率卻高達87%。苦心經營的移動電話業務僅占移動通信市場份額的7%,而數據、長話等業務基本上還是幾張空牌照。


    與拆分前的中國電信相比,中國聯通的規模實力相差懸殊:凈資產只有中國電信的1/261;業務收入為中國電信的1/112,不足16億;移動通信用戶只有100多萬戶,為中國電信的1/20。


    所以說,“國信尋呼”的加入,當時是富家千金嫁給了窮秀才,為聯通的成功上市和加快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電信的衛星業務,成為了中國衛通的雛形。


    中國電信的移動業務,也就是原電信移動呼叫中心,被獨立出來,成為中國移動的雛形。


    1999年4月,“電信長城”也并入了中國聯通。


    1999年10月22日,中國國際網絡通信有限公司(中國網通,俗稱小網通)由中科院、廣電總局、鐵道部、上海市政府四方出資成立,在全國17個城市開通互聯網服務。


    2000年4月20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正式成立,5月16日掛牌,負責移動電話業務。


    誰能想到未來?


    2000年5月17日,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掛牌成立,負責固網服務。


    2001年1月,中國鐵道通信系統有限公司(中國鐵通)正式掛牌成立,由鐵道部控股、鐵路全路14個鐵路局等共18家股東共同出資組建。


    2001年12月,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中國衛通)正式成立。


    至此,經過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調整之后,中國電信運營商七雄(電信、移動、聯通、衛通、小網通、吉通、鐵通)爭霸的格局基本形成。 


    2002年1月8日,聯通CDMA網絡正式開通,我國進入GSM與CDMA相互競爭、共同發展的新階段。


    這次重組,是在中國申請加入WTO的大前提之下,為了構建競爭環境,做出的一系列改革,但是在各方面都缺乏經驗,很多做法都欠考慮,所以得失爭議很大。


    第二次重組


    很快,第二次重組就開始了。


    2002年5月16日,中國電信南北分拆(北方九省一市電信公司從中國電信剝離,與小網通、吉通合并,成立新的中國網通公司),中國網絡通信集團公司和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正式成立。



    這次重組,就是我們一直所說的“北網通 ,南電信”格局。七雄變成了六雄(聯通、移動、衛通、鐵通、網通、電信)


    北網通,南電信


    這次重組,爭議就更大了。電信和網通之間相互滲透,也引發了全面的爭斗,甚至是惡意競爭(蓄意破壞對方設備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不過在這之后,重組總算是塵埃落定了。


    第三次重組


    2008年,又一輪重組開始了。


    2008年3月,信息產業部合并為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工信部)


    工信部,也是老郵電部大樓


    2008年5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發布公告:鼓勵中國電信收購中國聯通CDMA網絡,中國聯通和中國網通合并,同時中國衛通的基礎電信業務并入中國電信,中國鐵通并入中國移動。


    2008年6月2日,中國電信1100億收購聯通CDMA網絡。同日,中國聯通上市公司宣布將以換股方式與中國網通合并,交易價值240億美元。


    2008年7月27日,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就出售C網簽訂最終協議。


    2008年10月1日,中國電信全面接收CDMA網絡。


    2008年10月15日,新聯通正式成立,網通推出歷史舞臺。新公司定名為“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中國聯通香港上市公司名稱由“中國聯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更改為“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網通、聯通合并


    2009年11月12日,鐵道部與中國移動正式簽署了資產劃撥協議,將鐵通公司的鐵路通信的相關業務、資產和人員剝離,成建制劃轉給鐵道部進行管理。鐵通公司仍將作為中國移動的獨立子公司從事固定通信業務服務。


    至此,網通并入了聯通,鐵通并入了移動,衛通的基礎電信業務并入了電信(其它業務并入了航天科技集團)


    最終,六雄變成了三雄,形成了目前我們大家所知道的三大運營商的格局(實際上還有一家廣電,改天專門說它)


    第三次重組示意圖(有人風光得意,有人鋃鐺入獄)


    2009年1月7日,工信部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發放3G牌照,此舉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3G時代。


    2013年12月4日,4G牌照發放,我國進入4G時代。


    有點亂?沒看懂?沒關系,附圖一張,一看就明白了!



    后記


    中國電信運營商的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中國現代通信史的一部分。掐指算來,三十多年的光陰。對于小棗君來說,剛好和我的年齡差不多。我是伴隨改革開放而成長起來的一代,見證了時代的飛速發展,也見證了通信技術和行業的日新月異。


    時光飛逝,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中國通信技術目前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先進的通信科技產品也走進了千家萬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無數通信人艱辛付出的基礎上的,也是建立在改革不斷試錯的基礎上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山县| 广宗县| 呈贡县| 富民县| 宽城| 贵溪市| 措美县| 公安县| 会宁县| 汕尾市| 新密市| 横峰县| 阿图什市| 靖江市| 红安县| 通道| 房产| 神农架林区| 海淀区| 呼玛县| 桃园市| 乌苏市| 宁阳县| 上杭县| 麟游县| 东光县| 中超| 阿勒泰市| 定兴县| 龙里县| 靖远县| 三门峡市| 镇坪县| 苗栗县| 赤城县| 保德县| 崇义县| 锡林郭勒盟| 五家渠市| 瑞丽市| 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