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對BIM、云計算的應用嘗試完全不是出于技術發燒友的激情,而是基于企業的戰略發展考慮。
云計算,在云端處理,從云端下載,上傳至云端,在云端共享。最近幾個月,越來越多得聽到這樣的句子。在河姆渡智能建筑小編看來,我們必須得開始習慣,基于云的應用不會消失,云將越來越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智能建筑行業也越來越傾向應用基于云計算的設計、施工工作,企業的應用嘗試也完全是基于企業的戰略發展,而不是技術發燒友。
小編認為,至少有五個令人信服的理由,用來解釋為什么一些如驚弓之鳥的企業會主動擁抱云計算。 >>>推薦閱讀:未來五年 云計算將成大數據業務發展核心因素

1.BIM的現場能力
云端共享可以讓人們不限制地獲取信息。由于所有信息并不是綁定在某個地方的服務器上,因此只要有網絡,可以在任何地方訪問獲得這些信息。這意味著項目經理可以在離開辦公室,在項目現場,甚至通過移動設備來訪問BIM模型。這為施工現場管理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想想看:如果你能在現場把施工情況與你的
BIM模型相對比,能減少多少變更和信息請求(RFIs)?至少,在提高效率方面的潛力將是十分驚人的。
2.更好的跨專業協同與共享
云計算讓團隊成員的協同得以空前提升。模型存儲在云端,可以通過任何網絡鏈接進行訪問,例如,你設計出來的模型或者變更后的模型可以在咨詢顧問的電腦上打開,幾乎不需要下載或交換變化后模型的時間。此外,一個辦公室里對模型進行改變后,模型會自動更新,而不需要重新發布、重新共享模型。在整個團隊的會議過程中對模型作出的修改,會議結束后立即出現在每個團隊成員的電腦上。
3.靈活的數據存儲
從IT的視角來看,利用云端的BIM模型比傳統方式在辦公效率上有極大的提升。BIM模型在企業服務器上往往很笨重,需要占有大量的空間。如果在云端存儲模型而不是你的本地服務器,你想象下能節省多少空間啊。這使公司服務器能繼續流暢、快速地運行,同時讓公司的IT人員也很開心。
云端存儲空間大小也經常作為衡量的必需條件,因此一家公司可以按需付費。隨著智能建筑項目數量的增加,存儲空間也需要增加,公司可以在云端申請更大的存儲空間,而不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購買大空間的本地服務器。
4.顯著成本節約
一項新技術是否成功往往是由它節約了多少成本來衡量,云計算也不另外。2009年博思艾倫咨詢公司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轉換到云計算模式,可以節省高達67%的服務器的生命周期成本。運行和維護IT基礎設施的成本節約是十分顯著的,在大型建筑公司或設計企業,這些成本節約也是十分重大的。
5.易于實施與維護
最后,如前所述,云計算模式下所需要的實施和維護的工作量只是個象征。云計算的實施工作就像你建立一個facebook的頁面一樣簡單,一旦公司員工認識到了云計算的優勢與便捷,將云與工作流程相整合更是簡單。不需要下載笨重的程序,在電腦上進行安裝,也不需要經常進行更新。此外,維護根本不需要,因為根本就沒有實體服務器需要你來維護。
BIM向云端遷移是個巨大的進步,但對我而言更激動人心的是,這只是更大的一個運動的副作用。智能建筑行業終于開始追趕技術的潮流了。當然每個企業毫無疑問都會有人更習慣用傳統方式工作,小編希望未來,決策者能夠看到這些新技術的優勢與價值,比團隊中任何不安或不習慣要重要得多。 >>>延伸閱讀:智能建筑行業技術觀察:混合密封膠將影響建筑行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