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跟其它音響器材的匹配,說起來還有一個“門當戶對“的要求

一、 聲調自然均衡
首先,音箱的聲重放應當實在。重放出的人聲和器樂聲應盡可能接近于原聲而不太走樣。這一方面,或許主要是標準,便是應當有正確的音高均衡。聽到的聲音應當平滑而無聲染(應記住,大多數的音箱在低頻響應上總多少會有所下跌),沒有聽得出的最強音和最弱音(峰和谷)。中頻段和低音不應過于嘹亮或憋著而放不開。可找些頻率范疇寬廣的器樂(比方鋼琴曲)錄音來放放。注意聽低、中、低音階時音色的變化狀況。音箱箱體內各發音單元協調結合得好、箱體和分頻網絡設計又良好且散射特征不錯的音箱,音響效果要比設計有些缺點的音箱好得多。例如,當總是能聽出低音單元好像在獨自放聲時,便可以肯定這個音箱有些問題。
二、聲音特征
雖說音箱的總體放聲特征至關重要,但好的音箱在以下一些特別場合下同樣應有良好的表示:
頻率均衡:可順次試聽不同頻段的聲音。聽到的低音應當緊湊,清楚,聲調確鑿,不嗡嗡作響,不快人快語或隱約不清;而作為音樂主要部分的中音段則更為重要,人聲和器樂聲應自然,有細節,不得過響或發悶聲,也不能過亮或過輕,低音則應寬廣,有空氣感和延長性,無尖叫或衰敗的現象。
解析力:細心傾聽能否聽到音樂中的細節,比方鈸音或鋼琴聲的衰敗,音樂廳或爵士俱樂部中的堂音。假如低電平的細節聽不太清,便解釋音箱短缺透明度。為了對實在又令人滿意的重放效果,低電平下的解析力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好的音箱與蹩腳的音箱的差別。
瞬態響應:音箱應能復現音樂中的瞬態。剛敲擊弦響鼓或堅強撥吉它時的聲音應有力度和聽來確鑿,不能讓人“吃驚“、“沖動“或許是“慢悠悠“和有“愚鈍“之感。此外,自然衰敗的聲音,比方鈸音和語聲的“拖?quot;,則應當逐步衰減而不應嘎但是止。
動態范疇:應當對照在低電溫和高電平動態時的聲重放狀況。理想的是,音箱應能從對最低的聲音到最強的管弦樂段場都能持續地予以重放,不會讓僻靜部分聽不清或是在很響的段落時,會有些力不從心。
聲像定位及音場(立體聲):傾聽聲像的定位。注意器樂或是人聲能否發自空間的音場前提條件是音箱得在室內有正確的擺位。可以找些單聲道的錄音制品來試聽,還可側重了解音箱的其它性能。聲像定位好的音箱會在音場中“消逝“,讓聽者基本覺得不到美好婉轉的音樂是從前邊的一對音箱中發出來的,音樂撲面而來,歌頌家好像就站在前邊中間位置的某處,正在引吭高歌。
散射特征:要到室內不同的位置上去聽聽。可以坐著和站著聽,以檢查垂直面內的聲散射狀況。此時,聽到的低音必定會有很大的改變。有些音箱的“皇帝位“僅局限于很窄的范疇內,而有些音箱則可在比較寬的范疇內獲得良好的聲像定位。
三、聲染色
有些音箱具備“聲染“或是聲重放的缺點,而且還會強加在重放的音樂之上。如因為箱體設計欠佳而出現的逆耳聲、金屬低音聲、粗糙或不平滑的中音之類。假如不管是播放哪一種錄音制品皆能聽到這樣的聲音,那么便可以肯定音箱已將其所固有的聲染給加到了重放音樂的上邊。通常,在重放時漏掉一些聲音總比往音樂中再增長一些原來沒有的聲染要更能讓人容忍些。有些音箱有意增長聲染,如加重些低音分量和讓低音更亮一些,雖然咋一聽來,這樣的音箱好像不錯,但久聽之后,便會覺得膩煩甚至讓人疲憊,這樣的音箱便不值得去買。
四、音箱的放聲環境
要是在擺位不當的音響商店中去試聽音箱,便不大可能會聽出音箱的全部性能,因為音箱在室內的擺位非常重要,即便將音箱往前或往后稍稍移動幾個厘米,也會使得音箱的低頻響應發生較大的變化。將音箱擺在能增強或減弱低音的房間里時,聲調的均衡便會發生變化,或是會聽到豐盛的低音或是聽不到什么低音。而且,音箱擺位不當時,還不到本來應有的聲像定位的音聲。不無遺憾的是,有些音響商店因為店面不大,只好將音箱一排一排地擺放在墻邊,從而不能充足發揮音箱的性能。何況即便音箱在商店里的擺位正確,但仍與自己家里的聽音環境有好些差別。因此,應當在家里為音箱找到適當的擺放位置,讓音箱充足發揮其威力而一顯其本領。要是事前談妥,能將音箱在買之前先搬回家試聽和試擺,合適留下,不合適則退貨或另換一對再試,就最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