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越來越智能,除了指紋、面部、DNA等生物特征識別,現在,連你如何走路,都能被識別出來了!據說北京和上海開始部署有 “ 步態識別 ” 技術的監控工具了,哪怕拍攝目標帶著
口罩或者墨鏡,沒有露出完整的臉,“ 步態識別 ” 技術也可以通過被拍攝者的體型和步態,識別出他們的身份。
01、什么是步態識別?
像是下圖這樣的場景中,行人戴著
帽子,低著頭匆忙從攝像頭前走過,看不見臉,身高也因為角度問題失真難以判斷,這時候面部識別、指紋識別就無法判斷行人身份了。
通過 “ 步態識別 ”可以迅速從人群中找出那個
視頻中剛剛走過的行人。在犯罪偵查、安全領域可以說是能起很大作用了!
研究顯示,人人都有截然不同的走路姿勢,因為人們在肌肉的力量、肌腱和骨骼長度、骨骼密度、視覺的靈敏程度、協調能力、經歷、體重、重心、肌肉或骨骼受損的程度、生理條件以及個人走路的“風格”上都存在細微差異。對一個人來說,要偽裝走路姿勢非常困難,步態可以”泄露“身份。
02、步態識別與生物特征識別的對比
步態識別( Gait Recognition ) 系統是中科院
自動化所孵化成立的銀河水滴團隊所研發的。
與指紋、人臉、虹膜識別等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相比,步態識別更具優勢:
● 步態識別適用范圍廣??蓪ζ胀?K攝像機50米外人群實時步態識別。
● 步態識別為非受控識別,無需識別對象主動配合與參與,也能識別;并且是360度全視角識別,跨穿著、跨姿態。
● 步態難以偽裝。不同的體型、頭型、肌肉力量特點、運動神經靈敏度、走路姿態等特征決定步態具有較好的區分能力。
截至今年,他們已經構建了全球最大的步態數據庫。
03、大膽揣測:步態識別數據哪來的?
那么問題來了,步態數據到底要怎么收集?
要知道,靜態的 DNA、指紋、面部特征數據只需要一次性采錄就幾乎可以搞定,而步態數據都是多維度多層面的。
總沒有人會為了配合銀河水滴專門跑去他們公司走一天的路吧。。。
雖然官方并沒有公布這個數據采集的方法,但大膽猜測,有一種可能 —— 借助大街小巷無處不在的攝像頭。。。
在確定了一個人的面部特征的情況下,就可以根據這個信息特征定位這個人,并收集他的日常活動的行為習慣,獲得數據。
也有可能是目前的智能硬件,可以做識別和數據追蹤,這個謎底留待下次揭曉。
另外,
河馬哥想說,如果你發現你身邊的人都不走尋常路,那么他/她有可能正在躲避“步態識別”的追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