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智慧城市建設,往往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去年底,調研機構羅蘭貝格發布了一個關于智慧城市的報告,從“實踐、規劃、IT基礎設施”三個維度考核了全球87個著名的智慧城市,平均得分僅有37分。
可見,如今智慧城市建設的水平遠遠達不到既定的目標。最核心的問題在于,任何一個城市都有了過去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沉淀,智慧城市的建設就像是從一點一滴中為城市注入智慧,這種過程會很緩慢,限制了智慧城市的走向實現。
我們知道,中國正在提倡創新型社會,而智慧城市意味著創新的聚集效應,一個成功的智慧城市就是中國創新的最佳樣板。那么,思科與在廣州番禺的創新智慧城,顯然從建設的速度和創新的模式上,有機會成為南中國的創新樣板。
刷新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速度
思科在廣州的智慧城項目,體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建設速度。
最早在2016年初,廣州市政府與思科公司正式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思科中國創新中心總部成功落戶番禺區,也標志著思科(廣州)智慧城項目的正式啟動。
在2017年的4月27日,思科全球CEO羅卓克親自來到廣州,為思科(廣州)智慧城市項目奠基。這座將聚集產、學、研、商、城于一體的智慧城市樣板,從那時起開始綻放出了光芒。
在當時,位于番禺區的廣州國際創新城的這座智慧城市,還在緊密的規劃當中。現場的奠基儀式是在一片臨時搭建的場地中啟動,說思科的智慧城是建立在一片平地當中的奇跡,絲毫不為過。
令人意外的是,今年的8月28日,思科(廣州)智慧城建設就取得了階段性重大成果,產業發展中心落成,同時又一批重點合作項目簽訂合作協議。與去年一片平地的景象不同,如今的思科(廣州)智慧城已建設好了部分展示場館和地標,智慧城市的雛形也已初具規模,這種建設的速度是遠超預期的。
除了建設的速度之外,思科對合作伙伴的引入的速度也非常快。在過去兩年半的時間里,思科已經在全球范圍內成功引進近30家合作伙伴企業,這些合作企業都是各個領域最頂尖的創新型公司。
思科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長陳仕煒表示,“未來,隨著全球創新要素的加速集聚,思科(廣州)智慧城項目將在智慧生活、智慧交通、智慧照明管理、智慧樓宇建設、云服務、供應鏈金融等領域做好做優相關技術和應用的孵化、開發與體驗,并在無人駕駛、新能源車、車聯網等領域展開深度產業合作。”
我們常說,創新的效率決定了創新的成就。從全球所有的智慧城市樣板建設中,都很難找到一個能像思科在番禺這么快的建設速度。速度決定了效率,進而決定了創新,思科(廣州)智慧城已經有了成為中國創新樣板的速度基礎。
新模式:“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智慧城市”
全球已經有了幾百個智慧城市的案例,但當中成功的并不多。這說明智慧城市,從概念到現實,顯然并不簡單,也沒有絕對的標準,這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模式,留下了足夠的探索空間。
在過去的智慧城市建設中,發生過很多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錯誤行為。例如,單純通過道路管理來解決交通問題,這本身就是錯誤的。智慧交通一定是交通、天氣和車輛管理等多個系統協同的結果,而不單純是道路的問題。
但是如果在一個建設城市里打破各個不同職能機構的數據和應用,這是一個非常痛苦而漫長的過程,這也是智慧城市鮮有成功樣板的原因。
所以,思科在廣州智慧城市的建設中,采取了全球首例創新的模式:平地造城。但對造城地點的選擇,也不是那么簡單。
思科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蕭潔云表示,廣州番禺處于廣深科技走廊、毗鄰廣州大學城,也是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地區。在當下國家“粵港澳大灣區”重點發展戰略下,番禺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而在這片充滿機遇和發展潛能的地方,思科也希望積極貢獻力量,助力下一個“超級灣”經濟區的打造。
正是看中了番禺的這些地緣優勢,思科決定在這里讓智慧城市的夢想生根發芽。讓番禺,平地拔起一座完全不同的智慧新城。
在我看來,思科(廣州)智慧城的全新模式,首先繞開了舊城改造的負擔,不需要去做與科技創新無關的協調工作。其次,這座智慧城市會完全依照思科在全球成功的案例和技術樣板來進行打造,代表了當下全球智慧城市的最高技術水平。第三,完全智慧的城市,更是一座創新的城市,在這座城當中,全面落地的都是與創新相關的項目,這是前所未有的壯舉。
如陳仕煒所說,“思科希望能攜手全球合作伙伴,開啟先河,一起搭建一個在全球范圍內最智慧的城市,一個可以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智慧城市。”
背后是思科的持續投入中國的決心
我們知道,新的經濟環境和行業競爭加劇正在給中國各個行業帶來巨大的變革和挑戰,不斷沖擊著傳統行業的固有業務模式和競爭格局。所以,依賴信息技術和計算產業的數字經濟成為了公認的發展方向。
數字經濟成為了國家戰略,而數字經濟的具體表現形式就是數字化轉型,這恰恰是思科多年前所倡導的理念。
在去年廣州智慧城市奠基之時,羅卓克就告訴我,“思科對于中國的信念,對這樣一個戰略市場的重視是不會改變的。而且,我們希望通過像智慧城市這樣非常具有創新性的一些項目去創造我們在中國業務的增長點。”
蕭潔云也表示,一直以來,思科都希望用我們先進的技術和產品,來改變人們工作、生活、娛樂和學習的方式。這也是每一個思科人的愿景。進入中國二十多年來,思科一直與國家的發展戰略相契合,從“互聯網+”到“一帶一路”,再到智慧城市,這些也都是我們重要的戰略方向。二十多年來,思科積極的在華貢獻也受到了政府領導的高度認可。
可以肯定的是,對任何一個智慧城市的投入的周期都不會短,思科之所以選擇投入廣州番禺,去建設全球智慧城市的最佳樣板,就注定了,思科已經將未來的命運與中國綁在了一起。這等于是思科長期投入中國,助力中國走向數字化轉型,走進數字經濟的長期承諾。
來源:百家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