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2019智能建筑生態大會在武漢盛大召開。會議由上海河姆渡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辦,高新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旭峰偉業科技有限公司、廣州視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參與聯辦,并得到了湖北省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武漢市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武漢建筑業協會智能建筑分會、武漢市軟件行業協會等多家協會和機構的鼎力支持。來自各行各業的600多名嘉賓匯聚于此,共同見證這一時刻。
近幾年,全球經濟發展增速放緩,各國都在尋找解決之道。提效率、降成本、優化產業結構成為經常提到的話題,我國在這方面也進行了諸多的努力。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5G通訊技術的落地,人們又找到了實現傳統行業再次騰飛的新航道——產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相關概念和用語多次出現在政府重要文件中。就在昨天,工信部發布了《工業大數據發展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工業大數據四大體系,并設置了建成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培育3-5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工業大數據
解決方案供應商、創建一批推動工業大數據集聚發展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等具體目標。
無論從技術、意識還是政策層面,產業互聯網成熟、成功的要素都以齊備,陽光大道已經在我們面前鋪開。
武漢的工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清末洋務運動時期,武漢已經有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等近現代化工業生產系統。到了現代,武漢更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擁有鋼鐵、汽車、光電子、化工、冶金等完整的工業體系。除此之外,武漢還是一座開放、包容的城市。作為中國首批沿江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它是外商投資中部的首選城市。
這樣的武漢,對于新技術、新思維、新模式天然親近。如今,河姆渡攜
智能建筑生態大會走進武漢,更是相互賦能、協同共進典范。
河姆渡CEO華建剛分享了自己對智能建筑商業模式的真知灼見。智能建筑行業中分散著各種各樣的企業。在過去,企業之間產品和服務的溝通渠道薄弱,溝通成本很高,徒然地消耗了企業和社會的資源。河姆渡精確擊中了這個行業痛點:通過頂層設計與技術驅動,河姆渡改變了行業的生產關系,使得上下游企業能夠相互影響、相互合作、相互賦能。這就是平臺的力量。在華總看來,平臺經濟必然是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的主要驅動力之一。河姆渡通過數字驅動的全域式營銷模式,構建智能建筑產業互聯網生態,將投資方、建設方、設計院等機構和有需求的用戶精準匹配,降低行業的邊際成本,促進產業升級。
合伙人模式就是將各個企業聯絡在智能建筑生態網絡的抓手。經過長期的摸索與實踐,河姆渡設計出6種可落地可復制的合伙人模式,精確對接智能建筑關聯行業中各類型的企業,匹配需求,實現共創、共進、共贏。
河姆渡的商業模式得到越來越多行業協會和頭部公司的認可。在大會現場,河姆渡和武漢市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武漢建筑業協會智能建筑分會、武漢愛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BB(中國)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伙伴協議并當場授牌。湖北中科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數字生活網絡有限公司等同河姆渡當場簽訂了合伙人合作協議,將在日后開啟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深度合作。
10月17號,
智能建筑生態大會將走進首都北京,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