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壓表知識全解--電壓表原理
傳統的指針式電壓表和電流表都是根據一個原理就是電流的磁效應。電流越大,所產生的磁力越大,表現出的就是電壓表上的指針的擺幅越大,電壓表內有一個磁鐵和一個導線線圈,通過電流后,會使線圈產生磁場,線圈通電后在磁鐵的作用下會發生偏轉,這就是電流表、電壓表的表頭部分。
由于電壓表要與被測電阻并聯,所以如果直接用靈敏電流計當電壓表用,表中的電流過大,會燒壞電表,這時需要在電壓表的內部電路中串聯一個很大的電阻,這樣改造后,當電壓表再并聯在電路中時,由于電阻的作用,加在電表兩端的電壓絕大部分都被這個串聯的電阻分擔了,所以通過電表的電流實際上很小,所以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電壓表知識全解--電壓表分類
直流類型
主要采用磁電系電表和靜電系電表的測量機構。磁電系電壓表由小量程的磁電系電流表與串聯電阻器(又稱分壓器)組成,最低量程為十幾毫伏。為了擴大電壓表量程,可以增大分壓器的電阻值。例如用50微安的電流表形成250伏的電壓表時,要使分壓器與測量機構的總電阻值為250/[50×10^(-6)]=5×10^6歐=5兆歐,這相當于電壓表的內阻為20千歐/伏。為了避免電壓表的接入過多影響原工作狀態,要求電壓表有較高的內阻。用幾個電阻組成的分壓器和測量機構串聯,可形成多量程電壓表。靜電系電壓表的最低量程為幾十伏,擴大量程是靠改變電表內部結構和極間距離來達到。此外,電磁系電表的測量機構在理論上也可用于測量直流電壓。
電壓表知識全解--電壓表使用維護
合理選擇電流表
(1)根據被測量準確度要求,合理選擇電流表的準確度。一般地講,0.1-0.2級的磁電系電流表適合用于標準表及精密測量中;0.5-1.5級磁電系電流表適合用于實驗室中進行測量;1.0—5.0級磁電系儀表適合用于工礦企業中作為電氣設備運行監測和電氣設備檢修使用。
(2)根據被側電流大小選擇相應量限的電流表。量限過大會造成測量準確度下降,量限過小會造成電流表損壞。為充分利用儀表的準確度,應當按盡量使用標尺度的后1/4段的原則選擇儀表的量程。
(3)合理選擇電流表內阻。對電流表要求其內阻越小越好。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電壓表知識全解,希望綜上所述能給予各位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