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TOR與TOR交換機
TOR(Top of Rack)接入方式是一種由服務器到交換機或交換機到交換機的一種較為常見的布線方式。TOR交換機既可以是接入層交換機又可以是匯聚層交換機還可以是核心層交換機。當TOR交換機位于服務器機柜頂部,起到銜接服務器與核心層或匯聚層交換機的作用時,則稱之為接入層交換機;當TOR交換機位于交換機機柜頂部,則稱為匯聚層或核心層交換機。
TOR交換機與普通交換機的區別
應用環境
TOR交換機主要面向于安全要求性較高的行業,如政府、金融、數據中心等行業,主要針對網絡的匯聚、數據中心的服務器接入等場景應用。而普通交換機的網絡管理與安全性能都不強。
性能與穩定性
TOR交換機是基于國產CPU、國產交換芯片的新一代多業務高性能以太網交換產品。能提供從芯片到硬件到軟件的全方位安全可控、穩定、可靠的高性能L2/L3層交換服務。普通交換機的功能少,穩定性沒有保障。
操作系統
TOR交換機整體架構類似于Arista的EOS,比較成熟穩定。硬件平臺兼容x86架構和PowerPC架構的 CPU系統,支持完整Enterprise/Data Center/Metro Ethernet特性,包括基本的L2/L3/ACL/QoS/Security, 支持NVGRE/VXLAN,支持開放RPC API。而普通交換機主要以滿足互聯互通為目的,不具有多樣化的操作系統。
緩存技術
TOR交換機改變了普通交換系統的出端口緩存方式,采用了分布式緩存架構,緩存比普通交換機也大許多,緩存能力可達1G以上,而普通的交換機只能達到2~4M。對于每端口在萬兆全線速條件下達到200毫秒的突發流量緩存能力,從而在突發流量的情況下,大緩存仍能保證網絡轉發零丟包。
設備容量
普通交換機無法實現對數據精確識別與控制,在大數據的情況下無法做到快速響應和零丟包,無法保證數據的連續性。TOR交換機具備高容量轉發特點,支持高密度萬兆端口,除此之外,隨著40G和100G的普及,支持高密度40G端口和100G端口也開始逐漸商用,TOR40G/100G交換機早已進入市場,從而滿足數據中心高密度應用的需求。
端口數量
普通交換機端口數量一般為24-48個,一般為千兆端口或百兆端口,或具備萬兆上行能力。主要用接入用戶數據或者匯聚一些接入層的交換機數據,背板帶寬相對較小。而TOR交換機端口密度大,既可搭配以太網口又可搭配光口,端口傳輸速率可達100G,接入層、匯聚層與核心層皆可使用,背板帶寬遠遠高于普通交換機,一般作為主備用。
TOR交換機互連解決方案
接下來,本文將結合實際案例為大家展示TOR交換機的互連解決方案。只需在S5850-48S2Q4C三層交換機上分別插入兩個40G QSFP+光模塊,再使用OM3多模光纖跳線和對應的光纖適配器面板和光纖配線箱與之相連,即可完成100G的數據傳輸,成功搭建了TOR交換機的100G互連解決方案。
總結
TOR交換機技術是為新一代數據中心、云數據中心等大型網絡的建設所服務。基于這些新的網絡技術,才能使得基于交換機技術的網絡傳輸得到更好的發展。不過,近年來數據中心的網絡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脊葉網絡拓撲結構為代表的二層網絡結構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為數據中心新寵。好在TOR交換機仍然可充當脊葉結構中的葉交換機,連接至骨干交換機,實現網絡結構從三層到二層的完美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