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比較常見的無線網絡都有移動通信網、無線局域網、藍牙網絡等,和剛才說的這些網絡比起來,無線傳感器網絡具有以下特點:

(1)硬件資源有限。由于每一個節點都要受到價格、體積和功耗的各方面限制,它的計算能力和程序空間還有內存空間這些如果和一些普通的計算機相比的話功能會有些弱。由于這一點的影響決定了無線傳感器網絡在節點的操作系統設計中的協議層次不可以太過于復雜。
(2)電源容量有限。在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中一般都是通過需要電池來進行供電的,但是由于一般電池的容量不是很大,所以這一點尤其需要注意:技術和協議的使用都要節能。
(3)無中心。正統的無線傳感器網絡中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控制中心,整個網絡中所有節點地位平等,是一個對等式網絡。網絡中的節點可以隨時選擇加入或離開網絡,節點故障也不會影響網絡運行,具有很強的抗毀性。
(4)自組織。網絡展開不需要依賴預設設施,節點通過協議和算法協調行為,節點可以快速、自動地組成一個獨立的網絡。
(5)多跳路由通信。節點的通信距離有限,一般都是在幾百米的范圍內,節點只與鄰居節點直接通信。如果要與其射頻覆蓋范圍外的節點通信,要通過中間節點進行路由。無線傳感器網絡中的多跳路由由普通節點完成,并不需要準備專門的路由設備。
(6)動態拓撲。無線傳感器網絡是動態網絡,節點可以移動;節點會因電池耗盡或故障退出網絡;節點也可能由于需要被添加到網絡中。這都會使網絡拓撲節點變化。
(7)節點數量多,分布密。為對區域執行監測,往往有很多傳感器節點安置到該區域。傳感器節點分布非常密集,利用節點間連接性來保證系統容錯和抗毀。
無線傳感器網絡目前是世界上備受研究人員關注的研究領域,其融合了多個學科,并且需要較高的專業性。無線傳感器網絡包含了多種技術,例如傳感器技術、嵌入式計算技術、現代網絡及無線通信技術、分布式信息處理技術等。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建立還需要一定的數據基礎,通過各種集成化微型傳感器能很好的完成這項任務。傳感器可以進行實時監測、對監控對象的信息進行收集整理。當信息收集完成后,再通過無線的方式進行信息的傳輸,并通過自組多跳的傳輸途徑最終傳輸到用戶終端,從而實現現實世界、計算世界和人類社會的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