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傳感器技術、 嵌入式技術、 分布式信息處理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 以大量的具有微處理能力的微型傳感器節點組成的無線傳感器網絡(WSN)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問題。
與傳統無線通信網絡Ad Hoc網絡相比, WSN的自組織性、 動態性、 可靠性和以數據為中心等特點, 使其可以應用到人員無法到達的地方, 比如戰場、 沙漠等。 因此, 可以斷定未來無線傳感器網絡將有更為廣泛的前景。
無線傳感器網絡
無線傳感器網絡(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是一種分布式傳感網絡,由大量的靜止或移動的傳感器以自組織和多跳的方式構成的無線網絡,以協作地感知、采集、處理和傳輸網絡覆蓋地理區域內被感知對象的信息,并最終把這些信息發送給網絡的所有者。傳感器、感知對象和觀察者構成了無線傳感器網絡的三個要素。
無線傳感器網絡所具有的眾多類型的傳感器,可探測包括地震、電磁、溫度、濕度、噪聲、光強度、壓力、土壤成分、移動物體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周邊環境中多種多樣的現象。潛在的應用領域可以歸納為: 軍事、航空、防爆、救災、環境、醫療、保健、家居、工業、商業等領域。
與傳統有線網絡相比,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具有很明顯的優勢特點,主要的要求有: 低能耗、 低成本、 通用性、 網絡拓撲、 安全、 實時性、 以數據為中心等。
無線傳感器網絡系統的典型結構
采用同構網絡實現遠程監測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系統典型結構, 由傳感器節點、 匯聚節點、 服務器端的PC和客戶端的PC四大硬件環節組成, 各組成環節功能如下。
傳感器節點

部署在監測區域(A區), 通過自組織方式構成無線網絡。 傳感器節點監測的數據沿著其它節點逐跳進行無線傳輸, 經過多跳后達到匯聚節點(B區)。
匯聚節點
是一個網絡協調器, 負責無線網絡的組建, 再將傳感器節點無線傳輸進來的信息與數據通過SCI( 串行通信接口)傳送至服務器端PC。
服務器端PC
是一個位于B區的管理節點, 也是獨立的Internet網關節點。 在LabVIEW軟件平臺上面有兩個軟件: 一是對傳感器無線網絡進行監測管理的軟件平臺VI, 即一個監測傳感器無線網絡的虛擬儀器VI; 二是Web Server軟件模塊和遠程面板技術(Remote Panel), 可實現傳感器無線網絡與Internet的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