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防盜報警系統,很多人知之甚少。良好的安防意識是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和整個社會都應該重視的。
一套完整的防盜報警系統主要由智能指紋鎖、燃氣報警器、監控報警器、紅外探測器、煙霧報警器、門窗探測器等智能安防產品組成,當防盜報警系統探測到有人員入侵時,就會自動報警,警號響起,能讓用戶第一時間知道安全狀況,多種安防,主動出擊,防范各種安全隱患和盜竊事件的發生。
以下是一些關于防盜報警系統的基礎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的更全面的了解防盜報警系統。
1)報警系統按信息傳輸方式不同,可分哪幾種?
有線和無線2種。按信息傳輸方式不同,從探測器到主機之間可分為有線和無線2種,從主機到中心接警機之間也可分為有線和無線2種。
2)什么是報警主機?
報警主機是報警系統的“大腦”部分,負責處理探測器的信號,并且通過鍵盤等設備提供布撤防操作來控制報警系統。在報警時可以提供聲/光提示,同時還可以通過電話線將警情傳送到報警中心。
3)報警系統常見的防區類型有哪些?
常見的有出入防區、即時防區、內部防區、24小時防區等幾類。
出入防區:也稱延時防區。在布防后系統會為出入防區提供一定時間的延時時間,外出延時時間結束后,觸發延時防區系統報警。在進入時觸發延時防區,控制器會在進入延時時間里發出蜂鳴,作為撤防系統的提示信號,必須在設定的延時時間內對系統撤防,否則會報警。此防區類型適用于用戶的進/出口操作鍵盤的必經之處。
即時防區:在系統布防后被觸發會立即報警,沒有延時時間。
內部防區:系統布防后,若先觸發出入防區再觸發內部防區,則內部防區也進入延時狀態,不會立即報警,該防區的延時時間與出入防區一致。如果在出入防區未被觸發前觸發了內部防區,則系統會立即報警。此防區類型適用于用戶操作鍵盤的畢經之處,如安裝在玄關、休息室或大廳內的探測器。適合對在系統布防前躲藏在廳內或試圖不經過出入防區到達廳內的入侵行為進行防范。
24小時防區:不受布撤防影響,防區被觸發立即報警。
4)什么是進入延時?
進入延時是指人員在外面進入出入防區后,出入防區即被觸發,但此時系統不會立即發生報警,而是處于進入延時狀態中(一般也為幾十秒鐘)。在此過程中你必須立即對報警系統進行正確撤防,否則進入延時結束后系統將產生報警。
5)什么是外出延時?
外出延時:是指系統進行了布防操作后留給操作人員離開出入防區的一段延時時間(一般幾十秒鐘)。你必須在這段時間內離開出入防區,否則延時結束后你將觸發該出入防區。
6)有線/無線報警系統各有哪些優缺點?
有線報警系統的探測器與主機之間通過數據電纜連接,主機到接警中心采用電話線或總線傳輸方式。有線報警系統的造價較低、可靠性高、維護方便,但存在施工周期長,工程量大等缺點。適于對環境美觀要求不高的場所。 無線報警系統便于施工、美觀等,但是安全性較差。
7)探測器分為哪幾種類型?市面上常見的有哪些類型?
紅外、微波、震動、煙感、氣感、玻璃破碎、壓力、超聲波等等。其中紅外探測器還可分為主動紅外和被動紅外,煙感還可分為離子式和光電式。市面上常見的有紅外探測器(被動紅外)、對射、柵欄(主動紅外)、雙鑒探測器、震動探測器、玻璃破碎探測器。
8)探測器的報警記憶功能有哪些優點?
如果在一個防區中不止接了一個探測器,當有報警事件發生時,通常無法判別是哪個探測器報警。利用探測器的報警記憶鎖定功能,當有報警事件發生時,探測器報警后,報警指示燈會一直閃爍,直到系統被復位。這樣就可以識別究竟是哪個探測器報警。
9)紅外探測器安裝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測器前方不能有物體遮擋,避免移動的物體進入探測視區,避開冷熱源,避開小動物經常活動的位置,避免正對陽光或陽光反射的地方。
10)怎樣選擇合適的室內探測器?
環境較好的可選擇紅外探測器,環境較差的可選擇雙鑒探測器。然后再根據自身需要防范的面積選擇不同探測距離的產品。對于布防后仍然有人活動的場所可選擇紅外幕簾探測器。
如今社會科技在不斷進步,生活質量變好,隨之而來的,家庭貴重物品不斷增多,對物品的熱愛,人們對盜竊、火災的重視越來越高,對安防設備需要量日益增加,對安防的要求越來越高。了解防盜報警系統的基本知識,有助于我們更好的搭建防盜報警系統,保護家中財產和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