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網交換機是基于以太網傳輸數據的交換機,以太網采用共享總線型傳輸媒體方式的局域網。以太網交換機的結構是每個端口都直接與主機相連,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雙工方式。交換機能同時連通許多對端口,使每一對相互通信的主機都能像獨占通信媒體那樣,進行無沖突地傳輸數據。
以太網交換機工作原理
以太網交換機工作于OSI網絡參考模型的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是一種基于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質訪問控制)地址識別、完成以太網數據幀轉發的網絡設備。
交換機上用于鏈接計算機或其他設備的插口稱作端口。計算機借助網卡通過網線連接到交換機的端口上。網卡、交換機和路由器的每個端口都具有一個MAC地址,由設備生產廠商固化在設備的EPROM中。MAC由IEEE負責分配,每個MAC地址都是全球唯一的。MAC地址是長度為48位的二進制,前24位由設備生產廠商標識符,后24位由生產廠商自行分配的序列號。
交換機在端口上接受計算機發送過來的數據幀,根據幀頭的目的MAC地址查找MAC地址表然后將該數據幀從對應端口上轉發出去,從而實現數據交換。
交換機的工作過程可以概括為“學習、記憶、接收、查表、轉發”等幾個方面:通過“學習”可以了解到每個端口上所連接設備的MAC地址;將MAC地址與端口編號的對應關系“記憶”在內存中,生產MAC地址表;從一個端口“接收”到數據幀后,在MAC地址表中“查找”與幀頭中目的MAC地址相對應的端口編號,然后,將數據幀從查到的端口上“轉發”出去。
交換機分割沖突域,每個端口獨立成一個沖突域。每個端口如果有大量數據發送,則端口會先將收到的等待發送的數據存儲到寄存器中,在輪到發送時再發送出去。
工業以太網交換機是基于以太網傳輸數據的交換機,以太網采用共享總線型傳輸媒體方式的局域網。工業以太網交換機的結構是每個端口都直接與主機相連,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雙工方式。交換機能同時連通許多對端口,使每一對相互通信的主機都能像獨占通信媒體那樣,進行無沖突地傳輸數據。那么,工業以太網交換機的作用及工作原理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跟隨飛暢科技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工業以太網交換機的作用
工業以太網交換機應用最為普遍,價格也較便宜。檔次齊全。因此,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在大大小小的局域網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蹤影。工業以太網交換機通常都有幾個到幾十個端口。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實際是一個基于網橋技術的多端口第二層網絡設備,它為數據幀從一個端口到另一個任意端口的轉發提供了低時延、低開銷的通路。另外,它的端口速率可以不同,工作方式也可以不同,如可以提供10M、100M的帶寬、提供半雙工、全雙工、自適應的工作方式等。
工業以太網交換機的工作原理
工業以太網交換機是數據鏈路層的機器,以太網使用物理地址(MAC地址),48位,6字節。其工作原理為:當接受到一個廣播幀時,他會向除接受端口之外的所有端口轉發。當接受到一個單播幀時,檢查其目的地址并對應自己的MAC地址表,如果存在目的地址,則轉發,如果不存在則泛洪(廣播),廣播后如果沒有主機的MAC地址與幀的目的MAC地址相同,則丟棄,若有主機相同,則會將主機的MAC自動添加到其MAC地址表中。
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分割沖突域,每個端口獨立成一個沖突域。每個端口如果有大量數據發送,則端口會先將收到的等待發送的數據存儲到寄存器中,在輪到發送時再發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