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移動化、自動化、云計算等新興應用的快速發展,電力行業
智能供配電系統的運維成為行業新的增長點,可以促進數據的爆炸式增長,為電氣成套設備廠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智能供配電系統是怎樣實現智能功能的
移動辦公、
配電運維管理系統可隨時監控現場運行狀態數據、報警事件、接線圖和用電曲線,并在第一時間向維修人員發出檢查指令,以便快速反應,并上傳維修結果和地理位置后及時處理問題,實現快速反應和有效監管。
基于先進的物聯網通信技術的組網方式,2G/Nb/Lora通信技術主要用于系統傳感層和數據傳輸層的組網,實現靈活的系統組網;系統支持不同廠家的各種協議和設備的接入。
模塊化設計,自由配置,通過模塊化設計減少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依賴,通過接口管理實現不同對等模塊之間的數據互操作。業務模塊可根據需求自由配置,更易于構建、維護和升級。
配電運維管理系統通過智能終端將采集到的設備運行狀態、全功率參數(三相電流、相電壓、線電壓、溫度、功率因數、電度、負荷等)、配電室環境、視頻等信息顯示在后臺實時,365*24小時全天候監控,并支持歷史記錄回溯等功能;
安全與故障預警:配電運維管理系統對設備運行狀態、電氣安全隱患、環境等因素進行實時數據跟蹤和統計分析,向目標管理人員發送預警信息和局部聲光報警,指導目標管理人員開展隱患治理和設備維護工作,消除隱患;
面向終端用戶的增值服務:配電運維管理系統可以向終端用戶推送信息,擴展能源管理和電力需求側管理功能,滿足個性化用電需求和節能優化,真正實現無誘導托管+入侵服務;
來說傳統供配電運維的痛點
a、被動、低效;
傳統供配電運維被動低效,難以保證業務連續性。供配電運維人員往往在事故發生后起到“救火”的作用,直到事故發生才進行處理;數據分散在多處,故障無法快速修復,業務連續性難以有效保障;人員運維成本增加,業務復雜度不斷提高,人員技能跟不上。
b、缺乏統一運維;傳統供配電運維缺乏統一的運維監控系統和技術工具;不同運維主體的運維工具功能交叉,難以集成;傳統的供配電運行維護自動化程度低,層次化、模塊化程度不夠;監控、運維、預警平臺眾多,各有系統,缺乏統一的系統。
c、傳統的運維系統采集了大量的運維數據,但缺乏有效的分析和利用手段;供配電運維數據的利用局限于簡單的可視化和淺層分析,缺乏縱向數據的關聯挖掘,不能快速定位故障根源;
d、傳統的供配電網運行維護監測方法大多停留在主機和網絡層面,無法從最直接、最根本的層面發現故障的發生,產生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