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作為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的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動著建筑業的進步。在智能建筑領域,今年的新趨勢尤為引人注目。6月6日,隨著第八屆(2024)中國智能建筑節在沈陽新世界博覽館圓滿閉幕,我們得以一窺這些令人興奮的行業新動向。
高峰論壇:洞見未來,行業領袖共襄盛舉
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李強致辭
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李強在致辭中表示,建筑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更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本次論壇以"賦能數字新場景,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對推動建筑領域的技術革命性突破,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原國家信息中心黨委常委、副主任張學穎在致辭中談到,未來的智慧城市,技術將從單向應用轉向融合應用,業務模式將從供給側主導轉向以居民為中心,治理方式將從粗放型走向精準型。城市核心架構也將從垂直架構走向橫向扁平。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會長、商務部原副部長崇泉在致辭中說道,習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一批數字產業正在加速“聚鏈成群”,成為推動數字中國建設的主要動能。本屆大會以“賦能數字新場景,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這與當前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和黨中央國務院的總體要求高度契合。
研究員,中國金融40人論壇學術顧問、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發表《以新質生產力驅動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主題演講,他首先闡述了何為新質生產力,以及發展新質生產力所涵蓋的諸多要素,他認為產業互聯網是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化、全球化的關鍵力量。
其次他談到,推動建筑行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也需要遵循新型生產力發展的規律。第一,在材料方面,建筑的材料將向新能源、數字技術靠攏,材料的智能化、結構化,將延長建筑壽命,提升人居體驗,在資源節約和財富積累方面意義重大;第二,在結構化方面,建筑的結構化能夠節約各方面的消耗;第三,可循環建筑、低碳建筑以及建筑的智能化運行符合生產力發展的方向。
最后他談到,建筑行業同樣遵循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路徑和規律,同樣會表現為產業鏈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研發、物流配送、市場準入或金融清算等,而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將推動建筑業形成有生命的、全場景的、全生命周期的、有活力的產業體系。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在題為《智能制造與智慧城市: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的報告中深入分析了新質生產力的構成,并特別強調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推動這一進程中的關鍵作用。他指出,以大數據、大模型和大算力為基礎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引領著從醫療、制造到文娛等多個行業的變革。
譚建榮院士的演講不僅為我們描繪了新質生產力的宏偉藍圖,更通過生動的案例展示了顛覆性技術如何塑造行業未來。他提出的八大場景變革,涵蓋了從智能制造到全域消費體驗,再到航天航空探索和元宇宙的無限可能,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充滿創新與機遇的新時代。
河姆渡董事長兼CEO華建剛在《做強產業互聯網,發展新質生產力》主題報告中深入探討了產業互聯網在推動智能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中的關鍵作用。華建剛先生談到,河姆渡平臺正通過整合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商品供應鏈、資金以及技術解決方案,構建一個全面的數字化生態系統,服務于智能建筑、智慧城市與智能家居領域。
在促進電線電纜產業集群發展的過程中,河姆渡平臺通過企業綜合管理系統,不僅提升了企業的數據管理和政府監管能力,還有效解決了資金需求,促進了企業轉型升級。此外,平臺推出的共享中心,通過整合資源,優化了成本結構,同時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
華建剛先生還提到,河姆渡平臺在新服務領域的創新,通過工業互聯網技術,為智建行業客戶提供了一站式的定制產品交易平臺,實現了生產和配送的全程可視化,極大提高了供應鏈的效率和響應速度。
東軟集團東軟云科副總裁姜楠在《數字賦能,由智能到智慧》演講中展示了東軟如何通過集成高端醫療設備和系統,推動智慧醫院的發展。東軟的解決方案不僅提升了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還通過智慧服務和智慧管理,為患者和醫務人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東軟集團的實踐表明,通過智能化系統,醫院能夠實現更精細化的管理和服務,從而提高運營效率和患者滿意度。智慧醫院的建設不僅限于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還包括了智能病區、智慧病房等創新應用,這些都是實現醫院全面智慧化的關鍵步驟。
集光安防股份有限公司 CTO毛華的主題分享,讓聽眾得以一窺數字孿生技術如何賦予智能建筑以生命力和智慧。智能建筑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組成部分,正迅速融入國家和地方的發展藍圖,而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為建筑運維領域帶來了突破性的變革。通過這項技術,物理建筑的每一個細節都能在虛擬空間中得到精確映射,實現數據模擬和分析,從而優化運維管理。
通過智能建筑智慧物聯云管理平臺,不僅能提高管理質量,還能夠量化績效考核和風險規避,增強了建筑的安全性和運維效率。通過樓宇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結合物聯網和云計算,建筑整體的節能減排得以實現,推動了綠色建筑的發展。
中國航空工業信息技術中心原首席顧問、中國船舶獨立董事寧振波在演講中展示了數字化技術在建筑領域的創新應用。敦煌文博會的舉辦是“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重要文化交流活動,面對短時間內建設大規模國際會議場館的挑戰,敦煌市成功實現了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創造了世界建造史上的奇跡。
寧振波詳細介紹了數字化技術在敦煌項目中的應用,包括模塊化建筑、BIM模型整合、裝配式施工等,這些創新不僅提高了建設效率,還促進了當地產業的轉型升級。敦煌大劇院、敦煌國際會展中心、敦煌國際酒店等三大工程的快速竣工,展現了甘肅精神和敦煌文化的深厚底蘊。
高峰對話由中國建筑業協會綠色建造與智能建筑分會 副會長兼秘書長李翠萍主持,圍繞“創新驅動- 釋放智能建筑產業新質生產力”主題,專家們深入探討了智能建筑產業的未來。
專家們一致認為,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發展是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通過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建筑業正朝著更加智能、綠色、高效的方向發展。對話中,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總工程師郭曉巖、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東北大學機器人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成東教授等嘉賓,分享了他們在智能建筑領域的深刻見解和實踐經驗,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和啟示。
專家們強調,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需要行業內外的共同努力。從技術創新到人才培養,從產業升級到標準制定,每一步都至關重要。中國電信和英特爾等企業的代表也在論壇上展示了他們在智能建筑領域的最新成果,彰顯了科技創新在推動行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主題分論壇:思想碰撞,深度解析發展趨勢
在本屆中國智能建筑節的九個主題分論壇中,與會的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圍繞智能建筑產業的關鍵議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他們分享了前瞻的見解,探討了創新的解決方案,共同為推動智能建筑產業的發展獻計獻策。
一系列精彩論壇為行業帶來了深刻的洞見和啟發。探討了如何利用新技術重塑建筑行業的未來,為傳統建筑業注入新動力。
論壇內容豐富實用,與會嘉賓紛紛表示受益匪淺。會議期間,成功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生態融合成效喜人。
榮耀時刻:加冕優秀,頒獎典禮致敬精英
中國建筑業協會綠色建造與智能建筑分會 副會長兼秘書長李翠萍、河姆渡董事長兼CEO華建剛為特殊功勛獎獲得者頒獎
本屆中國智能建筑節設“特殊功勛獎”個人獎以及“優秀設計師”“百強優質供應商”“智能建筑工匠獎”“青年杰出人才獎”“數字場景創新獎”“優質項目應用獎”六大行業權威獎項,并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以表彰在智能建筑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企業和個人。
行業獎項頒獎現場
這些獎項不僅是對優秀企業和杰出從業者過往成就的認可,更是對創新精神的鼓勵。它們象征著行業對創新和卓越的不懈追求,激勵著一批又一批有志于智能建筑行業的專業人士不斷前行,追求卓越,啟發和引領更多人才投身于智能建筑的創新與發展,共同推動智能建筑行業的繁榮與進步。
本屆中國智能建筑節不僅展示了行業內的新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更為行業同仁提供了一個深入交流、共同探討的平臺。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將繼續以創新為驅動,以智慧為引領,共同推動智能建筑行業的發展。讓我們期待下一屆中國智能建筑節再相聚,共繪行業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