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柜理線一直是讓很多人頭疼,機柜型配線架已經成為機房配線架的主體,所以理線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們弱電人員應該掌握的,這里河姆渡弱電安防小編為您介紹幾種常見的機房機柜理線工藝。
一、瀑布造型理線
這是一種比較古老的
機房理線布線造型,有時還能看到其蹤影。它采用了“水簾洞”的藝術形象,從配線架的模塊上直接將雙絞線垂蕩下來,分布整齊時有一種很漂亮的層次感(每層24-48根雙絞線)。
在現在,仍能見到有些配線機柜后側采用瀑布型理線工藝,即線纜不做任何綁扎,直接從配線面板后側蕩至地面。這樣做的優點是節省人工、減少線間干擾(串擾)。
瀑布型理線工藝是最常見的理線方法,它使用尼龍束帶將線纜綁扎在機柜內側的立柱、橫梁上,不考慮美觀,僅保證中間的空間可以騰出來給網絡設備使用。
這種造型的優點是節省理線人工,缺點則比較多,例如:
1、安裝網絡設備時容易破壞造型,甚至出現不易將網絡設備安裝到位的現象;
2、每根雙絞線的重量全部變成拉力,作用在模塊的后側。如果在端接點之前沒有對雙絞線進行綁扎,那么這一拉力有可能會在數月、數年后將模塊與雙絞線分離,引起斷線故障;
3、萬一在該配線架中某一個模塊需要重新端接,那維護人員只能探入“水簾洞”內進行施工,有時會身披數十根雙絞線,而且因機柜內普遍沒有內設光源,造成端接時不容易看清楚,致使端接錯誤的概率上升。
二、逆向理線
也稱為反向理線。逆向理線是在
配線架的模塊端接完畢后,并通過測試后,再進行理線。其方法是從模塊開始向機柜外理線,同時橋架內也進行理線。這樣做的優點是理線在測試后,不會因某根雙絞線測試通不過而造成重新理線,而缺點是由于兩端(進線口和配線架)已經固定,在機房內的某一處必然會出現大量的亂線(一般在機柜的底部)。
逆向理線一般為人工理線,憑借肉眼和雙手完成理線。由于機柜內有大量的電纜,在穿線時彼此交叉、纏繞,因此這一方法的耗時很多、工作效率無法提高。
逆向理線的優點是測試已經完成,不必擔心機柜后側的線纜長度。而缺點是因為線纜的兩端已經固定,線纜之間會產生大量的交叉,要想理整齊十分費力,而且在兩個固定端之間必然有一處的雙絞線是散亂的,這一處往往在地板下(下進線時)或天花上(上進線時)。
三、正向理線
正向理線也稱前饋型理線。正向理線是在配線架端接前進行理線。它往往從機房的進線口開始(如果是從機柜到機柜之間的雙絞線理線,則是從其中某一機柜內的配線架開始進行理線),將線纜逐段整理,直到配線架的模塊后端為止。在理線后再進行端接和測試。
正向理線所要達到的目標是:自機房(或機房網絡區)的進線口至配線機柜的水平雙絞線以每個16/24/32/48口配線架為單位,形成一束束的水平雙絞線線束,每束線內所有的雙絞線全部平行(在短距離內的雙絞線平行所產生的線間串擾不會影響總體性能,因為橋架和電線管中鋪設著每根雙絞線的大部分,這部分是散放的,是不平行的),各線束之間全部平行;在機柜內每束雙絞線順勢彎曲后鋪設到各配線架的后側,整個過程仍然保持線束內雙絞線全程平行。在每個模塊后側從線束底部將該模塊所對應的雙絞線抽出,核對無誤后固定在模塊后的托線架上或穿入配線架的模塊孔內。
正向理線的優點是可以保證機房內線纜在每點都整齊,且不會出現線纜交叉。而缺點是如果線纜本身在穿線時已經損壞,則測試通不過會造成重新理線。因此,正向理線的前提是對線纜和穿線的質量有足夠的把握。
正向理線工藝
在正向理線過程中,需要布線材料的配合,并使用理線板和理線表,配合著理線工藝才能完成一個同時具有美觀、可靠、快捷、預留的效果。下面以最常見的右進上出理線方式介紹正向理線的基本施工工藝:
1、將配線架固定到位,背后裝好托架,正面將打印了線號的面板紙裝入配線架(或貼在配線架上),若配線架的模塊可以卸下,則應卸下模塊;
2、機房理線板定位
理線板在穿線前先應確定其方向,使理線板在理線過程中不需要硬行扭轉方向,就可以使E1孔就近自然對準1號模塊,此時理線板上的2-5孔與配線架的2-5號保持平行。通常可以使用這樣的方法進行定位:先將理線板垂直放在1號模塊背后,使E1孔對著1號模塊(有字的一面朝向24號模塊),然后手持理線板順著線纜未來的路由走向,向機房的進線口移動,移動時確保理線板只出現平行移動,不發生轉動,當理線板到達進線口時,記下理線板的方位(主要是A1孔位置所在的方位),以便后續每塊理線板使用;
3、機房理線板穿線
在機房的進線口旁,將理線板按2所確定的方位將板的方向調整好,將水平雙絞線按線號依理線表穿入理線板(有字的一面對著自己,線從無字的一面穿入板中),這道工序一般由兩人共同完成:一人找到線號(只要找到該理線板所需的線號即可)并將其與其他線纜分離,一人將線穿入理線板的對應孔中。應該注意的是,雙絞線應全部穿過理線板,也就是應該將理線板緊貼在進線口旁,這樣才能保證進入機房的雙絞線全部被整理;
4、路由理線
先在理線板外側(無字側)根部用魔術貼(或尼龍扎帶)將穿入理線板的雙絞線扎成一束;然后將理線板沿著指定的路由向自己方向平移,平移100mm后在理線板外側根部用魔術貼(或尼龍扎帶)再綁扎一次(防止前次綁扎松動),此時應注意使線束形成圓形,而線束外側的線應該是理線板外圍一圈的線,理線板中間的線在線束的內部,確定后的所有雙絞線的相對平行一直要保持到配線架的最遠端的模塊后側(即第24個模塊后側);繼續平移理線板200mm左右,在理線板外側根部用魔術貼(或尼龍扎帶)綁扎,注意每根線應保持與前次綁扎時的位置相同,不允許有些線從外層轉入內層,也不允許內層線轉入外層;依次平移,直到配線架為止;
5、線束固定
在機房機柜理線過程中,如果旁邊遇到橋架上的扎線孔或機柜內的扎線板,則應在綁扎線束的同時將線束綁扎在橋架或機柜上,以免線束下滑;
6、彎角理線:
當平移過程中遇到轉彎時,必須讓理線板貼近轉彎角,在彎角旁順著轉彎,不可以綁扎后再貼上彎角(由于彎角處內側的線短,外側的線長,因此如果按直線綁扎后再轉彎,彎角處的線束一定會變形)。這就要求所有的線束必須在現場綁扎,不可以事先綁扎后后再移到現場來;
7、托架理線:當理線板到達配線架背后的托架上后,先將線束綁扎在托架上,然后向前平移,每到達一個模塊前時,將線束綁扎一次,然后分出該模塊對應的線號。此工序應配備2人:1人分線,1人將線從配線架背后拉到配線架正面去(如果模塊可以卸下,則將線從模塊孔穿到正面去),同時2人唱號核對線號與配線架上的面板編號是否一致;
8、將退出的理線板重新拿到進線口,使用下一個24口配線架的理線表,依次重復1-8,完成下一束線的理線工作,直到全部完成。
9、多束線理線(分支理線)
當機柜內有多個配線架時,每個配線架的線束應分別理線。但由于機柜內的扎線板寬度有限(一般寬度為100mm),只能并排綁扎3~4束24根的線束,而深度為800mm的機柜內右側最多能放2根扎線板(機柜內的水平雙絞線應從單側綁扎,以免影響美觀),即可能達不到綁扎200根水平雙絞線的目標。這時可以使用二次理線方式,先使用8×8理線板扎出48根的線束(6×8),到一定高度后再添1塊5×5理線板將該線束分為2束后,繼續理線至配線架。
正向理線的起點可以是機柜的線纜入口處、橋架處口處、機房入口處,甚至可以是從工作區面板開始理線,但這種方式河姆渡
弱電安防小編是不推薦的,如果您有興趣,您可以直接在河姆渡B2B平臺方案管找合適的機房機柜綜合布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