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智能安防集成應用系統為切口深耕智慧社區建設?智慧城市、智能建筑、智慧社區等詞稱為城市發展的重點。但如何將這幾大塊融合起來,共同發展?這里我們一起來看看智慧安防與智慧社區的合作共贏。
近年來,隨著
智能建筑、AIOT、5G等技術的發展,智慧社區建設步伐日漸加快,同時,國家出臺密集政策,大力推進智慧社區建設,例如2014年住建部出臺的《智慧社區建設指南》中提出:到2015年在全國建100個智慧社區試點、到2020年50%的社區智慧化,各省市也紛紛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助推智慧社區項目落地。在國家政策支持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企業競相參與到智慧社區建設大部隊,進而掀起國內智慧社區建設的狂潮。
在這種大環境背景下,智能化安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且,在傳統社區不斷進行智慧化改造的同時,智能安防技術也將在智慧社區建設中不斷升級換代,那么安防企業在智慧社區建設中承擔什么角色?以什么為切入點來深耕智慧社區的建設?
從“安防”角度看智慧社區建設的理念
智慧社區是社區管理的新理念,主要通過技術手段賦能社區管理和服務,目的是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便利的現代化、智慧化生活環境。其中,安全無疑是社區的基本功能,也是當下智慧社區建設的基礎需求?,F階段,智慧社區建設也大都是以安全為切入和主導,進而推動整個智慧社區建設快速發展。
安全是安防領域的重要課題,從安防角度來看,智慧社區建設主要是將人臉識別、視頻結構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術深入社區場景應用中,并通過視頻監控、人臉識別、可視對講、門禁、車輛識別、消防感知、周界報警、電子巡更、家庭報警等子系統,組建起整個小區前端物聯網感知數據資源池。并通過大數據社區運營平臺,將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和人工分析,實現對社區中的人、車、物、設備實時檢測與管控,進而創新社區的管理模式和增強物業服務能力。
簡而言之,安防企業眼中的智慧社區建設,即是依托以視頻為基礎的多維感知系統,把社區治理中所需的各類數據,通過視覺和傳感采集后統一匯聚,實現使社區管理者、用戶、街道、公安形成信息交互,達到整個社區高效運轉。但不可回避的是,更深層次的場景融合、更簡單易布設的系統架構等問題仍然存在,后期也期待行業共同努力,逐步完善。
集成應用打破社區數據孤島
當前,AIOT技術的日趨成熟,助推智慧社區項目快速落地,但同時也為產品開發帶來多種協議標準的抉擇,導致當下各廠商智能硬件難以相互兼容協同發展。因此,能夠集成社區各子系統,打通社區數據孤島,并以互聯網數據化方式,實現對社區智能化調控和管理,成為突破當下智慧社區建設的關鍵。
面對
智慧社區建設群雄逐鹿的局面,安防企業需要通過集成應用系統平臺集成社區各子系統,對社區內萬物狀態的信息實時收集、分析、處理,解決傳統社區中管控繁瑣復雜、社區安全漏洞大、管理人力投入大等實際問題,提升物業管理和服務水平,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和合適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