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以下簡稱
光博會)已成功舉辦16屆,目前已發展成為國內前三的光電專業展會,市場影響力大,在國際上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今年第十七屆光博會將于11月11-13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辦。作為光電行業的年度盛會,本屆光博會以“光聯萬物,智引未來”為主題,以發展“光芯屏端網”萬億級光電子產業為主線,以專業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辦展辦會理念,著力打造一場貼近時代熱點和服務光電子產業鏈的盛會。
01
總體情況
本屆光博會以“光聯萬物,智引未來”為主題,以“聚全球資源,建世界光谷”為目標,共規劃設置激光與智能制造、光通信與5G通信、芯片與終端應用、光學與精密光學四大主題展區。展覽面積2萬平方米,預計國內外參展企業近300家,展示光電子龍頭企業的新產品、新技術和創新成果。面向全國組織150多個專業買家團。
同期策劃1場高峰論壇、15場專題論壇、6場同期活動。邀請了近200位杰出光電科學家、學者、知名企業家做主題演講,搭建光電子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交流平臺。
02
主要特色
本屆光博會堅持“一主三化”(“光芯屏端網”的產業主線,專業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辦展辦會理念,助力產業鏈上下游交流融合,打造一場契合時代發展需要和專注服務光電子產業鏈的盛會。
一是一條主線貫穿展會:
緊扣“光芯屏端網”萬億級光電子產業主線,展示光電核心領域全產業鏈。
激光光學板塊亮點凸顯。目前已形成上游激光器件、中游激光光源、下游激光設備廠商同臺展示的激光產業全鏈。全球知名的理波光電、IXBLUE、牛津儀器、海洋光學等20余家國際企業參展,福晶科技、福特科光電、創鑫激光、聯贏激光等國內龍頭激光企業首次參展,光博會整體影響力再次提升。
5G光通信板塊質量提升。圍繞5G通信等產業熱點,邀請華工正源等一線器件商,華為、中國信科集團等領軍通信設備商,以是德科技為代表的一批光通信檢測分析儀器廠商,移動、聯通、廣電等運營商參展參會,呈現完整的5G應用產業鏈。
二是專業化,表現為:
參展企業質量高。參展企業中,行業領軍企業占比26%,國際知名企業占比23%,國內知名企業占比48%。MKS萬機儀器、海洋光學、艾克斯布魯等一批全球光電子巨頭,昂納集團、上海瀚宇等一大批國內細分領域規模排前五的企業參展,以及中國科學院四大光電研究所、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一流高等院校的實用化產品前來展出。
主題報告分量足。論壇報告圍繞展示主題,涵蓋激光先進制造、硅基光芯片、5G等前沿領域和產業熱點。力邀行業細分領域享有較高聲譽的專家,如中科院安徽光機所劉文清院士、武漢大學徐紅星院士、海南大學駱清銘院士等院士、華為公司fellow崔秀國等近200位專家學者及知名企業家作報告,演講場次近200場。
專業觀眾層次高。本屆展會專業買家團覆蓋中國船舶、華為、天馬、航天三江、富士康、中電集團、東風、國營長虹機械廠等150家終端用戶,論壇聽眾來自國內高校和技術應用型企業,預計將帶來大批采購需求。
三是市場化
本屆展會外地參展企業數量達到70%,其中福州、廣州、中山等多地企業組團參展,更有福晶科技、福特科光電、創鑫激光、聯贏激光等國內龍頭激光企業首次參展,展現疫情后的光電企業韌性和恢復速度。武漢光博會經過16屆的發展,已形成一定的市場影響力,如今福州市已將武漢光博會列入財政補貼支持范圍,并積極組織當地專業企業組團參展,呈現當地光電產業的制造合力。
四是國際化
本屆光博會共有總部來自美國、德國、英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光電企業參展。頂尖光電設備供應商的加入進一步提升了展會的品牌與引領作用。
03
亮點工作
(一)緊貼時代熱點,突出展示光電前沿重大成果。
凸顯激光先進制造、核心芯片技術、5G通信等時代前沿熱點,展示一大批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及產品。
關注疫后光電子產業重振。作為發源于中國光谷、具有中國知名的三大光電展會之一的展會,光博會承擔起搭建國際交流的平臺,更在疫后擔任起助力中國光電產業重振的重任。本屆展會關注疫情期間體現出來的技術和產業鏈問題,在展商和觀眾設置上更加注重體現國產替代技術和供需平臺,眾多優秀成果齊聚,是推動疫后光電產業重建的重要平臺。
自主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國家光電子信息創新中心展出與合作伙伴伊歐陸共同開發的國內首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硅光晶圓自動化篩檢系統,進一步提升了國內硅基光電子芯片生產制造技術的能力,助力我國新基建發展。創鑫激光展出自主研發的創下國內同類工業切割用激光器功率最高紀錄的40kW多模連續激光器,所配備的單模塊6kW也同步打破國內工業實用型單模最高紀錄;上海飛博激光推出國內首創的點環(牛眼)光斑光纖激光器,成功解決焊接工藝中飛濺控制的難題。
關鍵技術實現國產突破。福建中科晶創展出自主研發的光學超晶格PPLN晶體,性能達到了國際大廠同等水平,價格僅是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安揚激光展出毫焦級百瓦飛秒光纖激光器,該激光器所用光纖全部為自產自研,其脈沖能量是目前量產光纖激光器的最新突破;肯維捷斯(武漢)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自主知識產權的微型非球面透鏡組顯微鏡頭的光學設計方案,實現了顛覆顯微鏡行業的小型化和性價比,在器件級的尺寸上實現了完整的顯微成像系統。
核心競爭力產品大規模亮相。光博會廣泛邀請隱形冠軍和龍頭企業參展。以華日、貝林、華光、安揚、創鑫等為代表的國內激光企業,在激光展區與國外巨頭同臺競技;牛津儀器、海洋光學、普愛納米等一批國際品牌將在光學展區登場。在光通信方面,達姆科技、永鼎光通、盛為芯、邁威通信、芯思杰等一大批發展迅速的新星企業悉數參展,為展會光通信板塊帶來全新活力和看點。
前瞻性進一步提高。國家光電子信息創新中心、國家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中心等多個國家級創新中心的參展將面向國家戰略和支柱行業,聚焦數字化設計、數字化分析、數字化制造等方面關鍵共性技術,建設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能力平臺,為數字制造和智能制造關鍵領域研發核心工業軟件和核心工藝裝備,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形成我國數字化智能化制造技術的核心競爭力。
(
二)緊扣光學前沿,策劃高規格論壇。
展會同期共策劃論壇和各類活動16場,邀請專家和企業家開辦近200場主題演講。
前瞻研判,聚焦科技創新與產業態勢。光博會共舉辦16場學術和產業論壇活動。圍繞集成光電子、下一代光網絡等科技創新領域展開學術研討。圍繞5G新基建、光纖傳感、激光產業鏈、超快激光微加工、激光技術在汽車領域中的應用等前沿與熱點技術方向展開討論。
嘉賓云集,院士、青年才俊共襄盛會。本屆光博會既有匯聚全球精英的高峰論壇,又有為中青年科學家提供舞臺的“青年科學家論壇”,還有國內首創的“中國光電子研究生論壇”。安徽光機所劉文清院士、武漢大學徐紅星院士、海南大學駱清銘院士、中科院苗金水研究員、北京大學陳良怡教授等近百位專家學者,長光華芯董事長閔大勇、華工激光總經理鄧家科等知名企業代表都將作主題演講。
主題豐富,涵蓋光電子產業多個熱點。16場論壇、6場活動全面涵蓋激光先進制造、硅基光電子、二維材料、5G光通信等各個熱點話題。同時,以激光先進制造為主線,縱深策劃超快激光加工技術、激光焊接在汽車中應用等細分領域專題論壇。
(三)力推產業服務,極大提升與會體驗。
特邀行業精英,傳授專業技能。針對光纖激光器在各領域中的廣泛應用,以及改善激光器設計人才匱乏的窘境,將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國防科技大學,特邀相關領域一線權威專家,舉辦光纖激光應用及仿真、激光器設計兩個培訓班,為光電“后浪”們賦能。
廣邀專業買家,促進交易合作。立足光電子產業應用領域,從展商需求出發,以5G新基建、疫后經濟復蘇為契機,邀請下游買家觀展,覆蓋中國船舶、華為、天馬、航天三江、富士康、中電集團、東風、國營長虹機械廠等150家終端用戶,預計將帶來大量采購需求。
搭建平臺專區,提供一站服務。
光博會現場設置新品發布專區、人才招聘專區、知識產權保護專區、重要成果洽談專區,專業買家洽談區,為企業提供產品發布、市場銷售、商務洽談、人才招聘等一站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