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在北京召開,主題為“新時代的中國”,谷歌公司首席執行官桑德爾·皮猜(Sundar Pichai)出席“創新引領未來:商業領袖的洞見”分論壇并發言。
皮猜在發言中表示,繼個人電腦(PC)、互聯網和智能手機之后,目前人類技術革新正朝著AI方向轉變。皮猜強調,人工智能正在快速改變人類與計算機交往的方式。當人工智能進一步擴大了人類的知識經驗以后,將會對社會、各個國家和產業帶來巨大變化,每個人都應該參與其中。同時,他認為,沒有一個國家、沒有一個產業能夠單獨完成這項工作。
對于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參與,皮猜稱中國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影響很大,同時,中國擁有全球最好最尖端的人工智能人才,這也是為什么谷歌在北京建立人工智能研發中心的原因。此外,因為人工智能,中國的傳統游戲圍棋受到關注。
在提問環節,當提及人工智能對企業轉型和行業應用的影響時,皮猜表示,一些更綜合性的行業已經開始使用人工智能的技術。他以醫療領域舉例稱,人工智能在電子醫療、數字化醫療以及醫療成像領域提供幫助。因此,對于企業在AI時代的轉型,盡管沒有非常明確的時間表,但是一些企業已經在發生。
在提問環節的最后一個問題中,皮猜被問到AI對就業的影響。他表示,AI對就業的沖擊將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話題,但可以確定的是,學會一項技能就受用終生的日子已不再存在,社會個層面都需要持續學習、終身學習。他認為,在相互配合的基礎上,人類未來會有更多的工作機會,但未來的工作會很不一樣。
以下為皮猜演講摘要(根據現場口譯整理):
關于計算行業非常令人感到欣喜的領域是,任何事情都在不斷的變化,帶來新的機遇和可能性。每十年會有主要的大變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計算機或者PC機給我們生活和技術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十年之后,互聯網的變革又讓我們與信息打交道,且發生了質的變化。這之后又出現了智能手機,又把所有的知識帶到了我們的口袋里。谷歌在過去兩個變革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現在我們正處在第三個轉變當中,也就是朝著AI角度的轉變。
每次我們都希望創造讓每個人使用的技術,因為我們認為如果每個人都參與才會帶來好的結果。舉一個例子:Android系統。我們認為手機如果大家共同開發的話將會變得更好,所以我們把Android作為開放平臺來開發。T-Mobile G是在2008年推出的,我們后來又推出了差不多超過30多個品牌的幾千個應用,發展到現在的80億個應用。在中國有很多非常不錯的OEM企業,包括華為、小米、OPPO、vivo等等,更重要的還有非常生機勃勃的App開發商的社區,中國還有共享自行車、打車等等應用誕生,已經融入人們日常生活。
更讓人激動的是,中國開發的東西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向大家提供。舉幾個例子,談到相關應用開發者全球分享的案例,CastBox應用有兩位創始人,在兩年前就有900萬人在海外使用這個應用,每天都會用。BABY BUS的開發者是一個父親,他開發這個軟件是希望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娛樂,現在上百萬全球的孩子都在用,這個應用被翻譯成各種語言,他本人獲得了上億美元的收入。我們希望能夠在下一個計算革命當中應用到我們之前的經驗。
人工智能正在快速改變我們與計算機交往的方式,第一次在我們歷史上計算機在幫助人們,而不是逼著人們使用電腦。它的活動或者計算更加基于它的環境和背景,而且能夠說我們的語言,用我們的方式思考。發展如此之迅速,以至于人們沒有意識到我們在用手機打電話、找照片或者打字的時候,其實他們已經在與人工智能打交道了。
可以舉一些例子。人工智能到底給帶來什么?如果我們想要了解全球人工智能的潛力,我們必須要全球合作,來充分的發掘人工智能的潛力。兩年前,我們開發了一個TensorFlow應用,讓全球的開發者都能使用人工智能,實際上我們已經看到在各個國家、各個行業很多重要的開發者都在用。
首先是農業領域.我們的食品系統、糧食系統是基于非常專業化的知識,很多知識只有少數人掌握,很難將這些知識規模化,比如說木薯種植.木薯是世界上種植非常廣泛的作物,但是非常容易遭受各種各樣的蟲害,而這種蟲害很難發現,必須要非常有經驗的專家才能在病蟲害的早期階段檢測出來。現在我們可以讓農民用手機給這些作物拍照片,通過人工智能,任何人只要有哪怕很便宜的智能手機都能夠幫助他監測或者檢測到目前的病害。還有荷蘭養牛的農戶,他們可以用人工智能,在早期發現奶牛身上的疾病,幫助他們盡可能提高奶牛養殖的效率。
其它的領域也是一樣,我們用望遠鏡看宇宙,尋找各種各樣新的行星,事實上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已經在地球上積累了太多的數據。我們需要更多人梳理這些數據,這些人又需要有相關的經驗,去年谷歌和NASA共同用人工智能尋找新的行星,事實上已經找到了兩個之前被忽略的新的行星,這個月我們把這個項目對所有感興趣的人進行了開放。
同樣人工智能也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疾病,幫助醫生更好的給醫生看病,事實上人工智能已經能夠幫助我們以更高的準確率定位某些癌癥的細胞,這也能夠讓我們的醫療保健成本降得更低。
比如一個案例:早期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個病變如果早期發現就能避免最終導致的失明,目前全球上百萬人都受這樣病變的困擾。在2016年谷歌開發了一個神經網絡系統的產品,幫助醫生早期發現視網膜病變的現象或者癥狀,今年我們還推出了相關的產品,能夠幫助我們提前發現心臟病,這就向我們證明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在開放的社會,解決了一個問題,很快就可以解決其他問題,它們之間相互是關聯的。
人工智能當它發展了,或者進一步擴大了我們人類的知識經驗以后,將會對我們社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將會對各個國家和產業帶來巨大變化。沒有一個國家沒有一個產業能夠單獨的完成這項工作,每個人都應該參與其中。
中國已經在其中參與了很多,包括如何讓人工智能改變我們的未來,中國的科學家在全球的學術期刊當中做了很多貢獻,而且對于人工智能的開發作出了很多努力。我們在中國每年有人工智能的大會,為了避開中國的春節把時間改了,因為中國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影響非常大,在AI開發當中我們希望和世界上最好最尖端的人才合作,這是為什么我們去年在北京建立了人工智能研發中心的原因。
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面有大量新的發展,有很多案例都來自中國的科技社區,很多的技術涉及到一些傳統項目。比如說中國的圍棋,它有上千年歷史,在中國的圍棋大師因為人工智能,對圍棋又重新燃起了興趣。他們和AlphaGo對弈,當然AlphaGo并沒有讓圍棋大師帶走知識,而是讓他們成為更加厲害的圍棋大師,也是這種游戲讓我們了解如何經深入的發覺人腦的潛力。AlphaGo自從誕生以來,圍棋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給我們帶來了更多新的可能性,這也是技術的能力,能夠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進一步推進他們能力的極限。
這是在計算以及在技術方面非常了不起的時代,我非常榮幸能夠跟一些科學家,跟研究人員、跟科研人員、圍棋選手、跟開發人員一起合作,以及在座的各位,我相信最好的時代馬上要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