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世界各國互聯網發展報告首次公布,數據指出,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高達22.58萬億元,位列全球第二。
隨著互聯網不斷發展壯大,數字技術被廣泛使用,國內形成了以數字化產業經濟和數字產業化經濟為主體的數字經濟體系。
在市場和政策的推動下,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加速融合創新,不僅對既有經濟模式形成顛覆重塑,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還將會催生一系列活力四射的新業態和新模式。
數字經濟通過互聯網的數字化賦能后,開放、高效、透明的互聯網能使交易信息數據化、線上化,讓傳統產業的運營模式變得更輕盈,交易靈活性更高,突破單一的線下運營模式,賦予了傳統產業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數字經濟時代,顛覆不僅只是技術的轉換,而是新型商業模式對傳統模式的顛覆,推動
建筑智能化的轉型蛻變。
建筑智能化涉及廣泛:涵蓋電氣、安裝、裝修、弱電、計算機、軟件等諸多學科。以建筑為臺,兼備通信、
辦公設備自動化,集系統結構、服務、管理及它們之間的最優化組合,提供一個高效、舒適、安全、便利的建筑環境。
目前,以數字化智能制造為代表的工業4.0正在攻破傳統制造業的城墻,對產業鏈的每個環節,研發、供應鏈、工廠運營、營銷、銷售、服務等,釋放著巨大的價值。而在建筑業領域,數字化程度還極度落后,即使長期回報顯著也投入明顯不足,科技水平僅高于農業位居倒數第二。
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BIM、VR、AR、區塊鏈、數字孿生、3D打印等數字技術沖擊下,建筑業亟需用科技改變,以數字經濟推動建筑智能化發展是驅動城市智慧化發展的核心引擎。
建筑智能化需要擁抱建筑產業數字化變革,適應數字經濟的大趨勢,將建筑業提升至現代工業化水平。未來的建筑產品,將是規模化定制交付工業級品質的個性化健康建筑產品,就像蘋果今年正式投入使用的新總部大樓Apple Park。
未來的智能化建筑將利用BIM和云、大、物、移、智等信息技術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行業戰略,結合先進的精益建造理論方法,集成人員、流程、數據、技術和業務系統,實現建筑的全過程、全要素、全參與方的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從而構建項目、企業和產業的平臺生態新體系。
通過全數字化樣品設計實現個性化最優方案,通過工業化建造提高效率精益求精,通過智慧化運維提升建筑品質低碳宜居,將推動建筑業智能化發展,提升至現代工業化水平!